北医三院机场院区分工会与首都机场集团紧急医学救援中心联合举办健康科普风采大赛
为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科学普及技能水平,让百姓能够更好地了解健康知识、改善生活方式,2021年9月13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国际机场院区分工会与首都机场集团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在北医三院机场院区多功能厅联合举办了“健康科普风采大赛”。医救中心院长、机场院区执行院长曾赴云,医救中心党委书记刘兆祺,医救中心党委委员、机场院区常务副院长王霁,医救中心副院长袁力、信雷;机场院区院长王鹏,副院长李小刚、高洪伟、印钰、胡晋平,北医三院疾控处处长张文丽等领导出席此次大赛,机场院区分工会委员、小组长,机场院区各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及医救中心部分医务人员来到赛场观赛。大赛由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谢兴主持。此次大赛作为教师节主题活动,与“奔赴你而来,一切美好,如约而至”的护士节主题活动、“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医师节主题活动共同组成系列活动,向机场院区即将成立三周年献礼。
赛前,机场院区副院长胡晋平、综合内科副主任白瑾、急诊科负责人杜兰芳为参赛选手进行了赛前辅导,为选手们的良好发挥打下坚实基础。
健康科普展示大赛随着主持人谢兴副主任医师精彩的主持词正式开幕,主持人对来到现场的领导及嘉宾进行了介绍,宣读了本次大赛评委名单,并对大赛评审规则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来自机场院区和医救中心的13组选手正式登台。
首先由1号选手王海丽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三万英尺的隐痛 经济舱综合征”的健康科普,王海丽选手扮演乘务长,对“经济舱综合征”(ECS)的由来与定义进行介绍,就综合征血栓形成因素和预防方法进行了精彩的普及。
2号选手谢可心与运动医学护理、康复团队共同为大家带来了题目为“POLICE 护航人体‘起落架'”的健康科普作品。通过情景剧的方式,向大家展现了一位在航站楼内“崴脚”的旅客,就诊前的种种错误处理方法,与来到运动医学专科就诊时“医护康”团队对其急性踝关节扭伤伤情进行的正确的“POLICE”法则急救操作和诊疗康复专业建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达到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手术室为什么这么冷?”,这个困扰了很多人的问题,在3号选手侯存亮的讲解下变得简单易懂,侯存亮选手通过视频形式展示真实手术场景,并由此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讲解了低温抑制细菌及为身着厚重手术衣与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降温的重要性;而面对麻醉药品调节体温、消毒液、输液、冲洗伤口带走身体热量,手术室医护团队有加温输血仪、恒温箱、充气式保温毯等多种优质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舒适感,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4号选手潘旭民从日常工作中收到的老百姓的疑惑出发,为大家开展题为“关于胸部低剂量CT,你需要了解什么?”的健康科普,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解了CT和胸片的区别,低剂量CT的“剂量”到底有多低,低剂量CT的适合人群,发现肺部结节判断是否良性,对于恶性结节的随访以及分类处理进行介绍,并在最后呼吁大家远离烟草,定期筛查胸部低剂量CT,关注肺部健康。
5号选手李秋红和李胜姣及综合内科的护理人员用舞台剧、快板书、辩论及视频等多种方式,在现场生动形象地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便’论”,为现场观众普及了“红便”和“黑便”的形成原因,介绍两种便的颜色分别提示消化道不同部位可能存在出血,对便血和黑便可能提示的疾病进行普及,整个科普展示在欢快热烈气氛中进行,节目最后选手们还用对联形式将核心内容提炼表达,达到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6号选手张树知和高勇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糖尿病患者可以输葡萄糖吗?”的精彩科普展示,两位选手为现场观众上演了一出因为患者不理解医生为糖尿病老人开葡萄糖,从而引发的啼笑皆非却又发人深省的科普情景剧。张树知选手对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什么情况下必须输葡萄糖,以及葡萄糖与胰岛素同时使用并非简单中和的问题和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7号选手郑克开展了题为“你一定适合坐飞机出行吗?”的健康科普,用感冒后乘机和长航线不饮水不去厕所两个例子,引出了乘坐飞机中的较易出现的航空性中耳炎和血流淤滞两种情况。随后,较全面地讲解了乘机前和乘机中的注意事项,包括登机前要备足量平时服用的慢病药品,应急药品也要适量准备,可随身携带简易血压血糖监测仪;在飞行中适当饮水、稍微活动,多做深呼吸,有意识做踝泵练习,在航班下降时主动做吞咽动作,通过乘客自身努力保证出行安全。
8号选手王万卷介绍了“带状疱疹的中医疗法”,将颇具特色的中国风歌曲《青花瓷》改编,用演唱的方式将科普内容传递。王万卷选手用悠扬的歌声将望闻问切中医四诊,针灸(包括火针)、刮痧、拔罐、中药等中医特色疗法,人体经络与穴位的知识进行介绍;就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针灸、中药等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进行普及,让现场观众在歌声里充分领略到了精彩的中医特色科普。
随后,9号选手姚响芸以“乘风破浪的结节”节目主持人的方式亮相,将科普内容以节目形式呈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讲解了超声下的乳腺,乳腺结节的分类方式,BI-RADS分级、评价标准等;对几个结节超声影像进行分类,并介绍了超声科专业的三级会诊制度与远程实时会诊系统,为复杂的影像会诊分类保驾护航。
10号选手吴自宁为现场观众带来了那句来自患者的灵魂发问“你好,你们这检验结果准吗?”吴自宁选手介绍了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对其中患者自身因素进行着重讲解。吴自宁选手介绍到,患者自身除性别年龄外,检验前的饮食及体位、情绪、运动状况等状态的差异均会影响检验结果;另外还对机体成分变动时间、药物干扰等因素进行了讲解,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科学建议,确保患者检验结果准确。
11号选手李楠楠与综合内科医护人员共同为现场观众开展了题为“楠哥的头痛”的健康科普,通过情景剧的方式讲述了茶歇室内医务人员的“头痛”病因——高血压,通过聊天的方式,梳理了家族遗传、精神压力大、食盐摄入过量、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肥胖等高血压危险因素,提出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并给出具体建议,达到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12号选手梁婷以一段岳云鹏幽默风趣的相声为导入,逐步为现场观众揭开了“药盒上的小秘密”,对什么是药品的有效期、药品的有效期在哪里查看等问题进行分析,介绍了药品有效期的不同表示方法以及扫描条形码看药品详情的小技巧;同时也介绍了滴眼液胰岛素等特殊药品因开封或温度等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有效期也会受到影响,让现场观众在欢乐的气氛中领略到了药剂科特色科普。
13号选手李慕行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胆囊息肉那些事儿”,就什么是胆囊息肉、为什么大部分病人无临床症状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于胆囊息肉是不是恶性的、什么样的胆囊息肉需要手术治疗等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生动讲解,并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简介,建议有症状者、不能除外恶变者,需手术切除胆囊,无症状且暂无恶变倾向者,定期随诊的建议,达到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在13组参赛选手激烈角逐的同时,由机场院区医务科范雯怡副科长带领的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疾病预防控制处和护理部的老师们组成现场计分组也在对评委们给出的分数进行细致核算,全力确保选手得分与排名准确无误。
随后,几位评委对选手们的优秀表现进行点评。杜兰芳副主任医师表示,选手们的表现充满惊喜,有单兵作战,也有组团出征,展现了医务工作者的风采,为参赛的每一位选手感到由衷骄傲。同时,她指出,科普不等于学术讲座,科普的受众是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大众,选手们从临床常见临床问题作为出发点引入,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吸引观众。舞台剧、趣味相声、快板等都是很好的互动方式,相信未来机场院区及医救中心的科普大赛会有更杰出的成绩。
白瑾副主任表示,十分荣幸参与到此次大赛的准备工作及现场评审当中,这次比赛从一开始就给了我们无限惊喜,随后医生、护士、技师、药师、康复师,或单兵作战,或组团出演,既展现了机场院区及医救中心医务工作者的风采,更是展示了机场院区及医救中心的航空特色,作为评委,为每一位参赛选手感到由衷的骄傲。她指出,此次大赛既是知识又是风采的展示,声音、台风、技巧、结构设计等细节都尤为重要;科普不等于学术讲座,要以具体而细小的临床问题作为出发点,深入浅出地进行引导与科学普及,同时增加现场互动,提升内容吸引力,希望机场院区的医务人员将在未来本部的科普大赛中取得佳绩。
张文丽主任表示,感谢机场院区与医救中心的邀请,很荣幸担任此次大赛的评委。机场院区作为主办单位之一,虽为首次举办科普类竞赛,但起点水准很高,选题涵盖面广,平台科室选手也克服选题较难的因素,各组选手选题积极、立意新颖,聚焦大众关注热点话题,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这与选手们的努力和北医三院本部的带动密不可分。张文丽主任建议,科普竞赛即科学性及普及性,要保证科学性准确,普及性方面可适当降低难度;演讲比赛应充满互动与讲解,尽量脱稿,增强表现力。相信机场院区及医救中心相关科普比赛会举办的越来越好,也期待未来选手们积极参加院本部的科普比赛。
在评委们精彩的点评之后,王霁常务副院长宣布了选手获奖情况,随后,机场院区及医救中心领导为参赛选手们颁发奖项并合影。
曾赴云执行院长对13组参赛选手带来的专业性强、精彩纷呈的科普展示表示感谢,对此次大会的筹备组表示诚挚的敬意。曾赴云执行院长指出,北医三院机场院区在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和北医三院本部的带领下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取得一个又一个好成绩,现在顺利运行即将满三年,这令每一位院区的建设者和院区发展的参与者都倍感欣慰,机场院区与医救中心积极合作,不断落实“提升机场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员工职业发展水平”的双提升总目标。从首都机场到大兴机场,双方未来将会持续深度合作,共同当好国门白衣卫士,守护国门平安健康。
大赛最后由王鹏院长做总结发言。王鹏院长表示,此次健康科普风采大赛整体活动令人耳目一新,对13组选手积极参赛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对获奖选手送上衷心的祝贺。此次大赛系机场院区与医救中心联合举办,双方携手并肩,共同前行,现机场院区已平稳运行近三周年,院区各项工作与发展离不开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医救中心的鼎力支持,相信未来双方会更加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捍卫好首都人民的身体健康。
北医三院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