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抗震救灾医疗队赴四川雅安地震灾区开展伤员医疗救治
2013年4月20日早上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这一事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20日晚9时,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1个科室的27名医护人员全副武装组成的北京首批国家医疗队,由首都国际机场起飞,开赴四川雅安地震灾区开展伤员医疗救治工作。医疗队队长由骨科主任医师李危石担任,支部书记兼副队长由感染管理科主任杨雪松担任。
18时30分,医疗队员整装待发。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王恩哥,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等院领导及相关科室主任等为医疗队送行。柯杨、敖英芳亲自为医疗队授旗。朱善璐、王恩哥、柯杨、敖英芳、乔杰分别为医疗队作动员。
朱善璐书记在动员中讲了三点:第一,北大医学部有光荣传统——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在多次抗震救灾或者抢险战斗中,医学部领导的这支队伍,关键时候能打仗。第二,是感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集结出一支精神饱满、业务精湛的队伍,整个组织工作井然有序,自己没想到。第三,是给大家送行,医疗队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委托,带着北大7万多师生员工的重托,到雅安第一线去,学校将是医疗队员们的坚强后盾,希望队员们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王恩哥校长希望医疗队员们在工作中遵循科学规律,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并祝愿队员们凯旋归来。柯杨常务副校长在动员时激动地说,我和学校都为医疗队员们感到骄傲,大家临危受命,也反映出老百姓对大家优秀素质、优秀医疗质量的认可。希望大家到达灾区后,团结协作、相互帮助、互相扶持,顺利完成任务。敖英芳书记介绍了灾区的基本情况,他希望大家发扬自身长处,发扬医院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的精神,救灾过程中要体现出北大人、北医人的精神风采。同时叮嘱大家在工作中多保重。乔杰院长代表医院党政班子感谢每一位队员、每一位家属和为队员们准备物质的全体工作人员。她说,灾情就是命令,我们的医疗队不仅代表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还代表着首都医务人员,代表着全国的医务人员,医疗队在救灾过程中不仅要救治生命,还要保证生命质量,这是对医疗队的最高要求。希望注意安全,大家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
此次派出的27名救灾医疗队员包括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20人。人员专业包括骨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肾内科、危重医学科、儿科、麻醉科、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护理。27名队员中有党员13人,团员2人。其中2人为第二次参加抗震救灾。这些医务人员中,有一位已办好休假手续并订好机票,一位女医生孩子只有7个月,还有一位医生孩子不满3个月,但一接到任务,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克服自己的困难,奔赴灾区。
工会常务副主席刘幸芬于中午1:00接到医院通知后,立即通知工会专职干部,他们分别从西三旗、立水桥、广安门赶到医院,按照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既往物资准备经验,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迅速为27名医疗队员,筹集了7-10天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做好了医疗队员的一切必备准备,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方便他们到当地展开救治工作。
北医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