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办“急性心肌梗死急救”职工健康讲座
呵护,从“心”开始!2014年8月1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会特邀心脏中心马玉良副主任医师,在门诊五楼报告厅面向职工举办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健康讲座,医院百余名职工踊跃参加了本次讲座。
马大夫从冠心病的定义、分类、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冠心病是指供应心脏的动脉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和功能改变,使血管腔变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患者胸痛、胸闷,严重可死亡。冠心病的主要类型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心绞痛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持续时间短,约3-5分钟,通过休息、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胸痛,与心绞痛相比,疼痛更剧烈,并伴有出汗、恐惧感、濒死感,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数小时或更长。猝死无明显症状、突发意外的心脏性死亡或有症状后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性死亡,大多数是由于冠心病突发室颤所致。治疗冠心病要从生活方式干预,根据病情采用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介入手术)、外科治疗等方法。
本次讲座中,马大夫还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有关冠心病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释,比如“吃他汀后血脂正常了,是不是可以停了?”,“有些保健品/中药听说也有降脂作用,能清除血管内的“垃圾”,这些能吃吗?”,“胆固醇高是不是代表“血液粘稠”呢?”,“每年输两次液,能否预防心梗和中风?”等等。
我国每1分钟就有1-2人被冠心病夺去生命,冠心病因此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马大夫的讲座让职工获益匪浅,对冠心病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懂得了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积极配合医师,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促进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民医院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