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视窗

首页» 基层视窗

北医三院医疗队员短信及日记

 

4 17日 晚上接到的短信

(2010-04-17 22:25:07)

 

感染管理科 袁晓宁:

    很充实的一天:与田队一行早八点到二十二医院上班,看了全部的病患,十一点多赶到格尔木人民医院会诊,中午匆匆吃点饭,下午两点返回二十二医院。田队主刀解决了一个腰檄外伤的手术,我则就手术室的医院感染问题给予了一定指导,并抽空与手术室麻醉科主任、护士长深入访谈,双方合作愉快  :-)

    五点赶回宾馆与青海省卫生厅、格尔木卫生局进行了座谈。晚八点还有个腰椎手术在等待 :-)

    三院的工作作风已被我们淋漓尽致地贯彻了!

    请院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待病人如亲人,以病人为中心,确保医疗服务安全、有序、温馨、快捷地开展 :-)

 

危重医学科 樊巧鹰:

    随着高原反应的减轻忙碌了一天。整理思绪:

    4 月16 被高原反应折磨了一晚上,头痛、恶心、呼吸费力。9点时向家里报个平安吧,,才得知父亲心脏病复发,已送三院进行治疗!妈妈说等他们到医院时急诊科和ICU的大夫都在,还有心内的专家来会诊!朱主任、么书记都赶来看望,又及时转到CCU进行监护。院领导、工会领导在百忙之中还来看望父亲。

    妈妈叫我好好在灾区工作,全力救治地震灾区伤员。说家里不用担心。

    是呀,在北医三院大家庭中,有院内、科内的领导在,专家在,我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我会在灾区做好工作,尽自己所能帮助受伤的灾民,将北医三院人的爱心带给灾区人民!

 

急诊科 王斌:

    充实疲惫的一天结束了,心里惦记着那些转到格尔木目前病情还不稳定的患者:吃口饭,我呆会再去医院看看!主任,我是按照您给的建议并结合我们医疗队的实际情况做的,感觉非常充实,受益也很大。您放心,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想到院领导、党委、工会给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所有的累、所有的苦都不算什么了。也得感谢后勤保障部门,对我们就象对自己要远行的孩子,准备好了一切路上所需的东西。还要感谢急诊科全体成员的关心。请你们放心,我一定为三院争光!

 (附回复短信:你的身体并不强壮,又是高原高寒,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休息。失眠就吃点安定,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明天的工作。郑亚安)

 

 

4 18日 上午短信集锦

(2010-04-18 16:43:17)

李丹
    我们在这一路上经历了高原反应及一些事情,但我们的队员们始终都团结在一起,克服了所有的困难。能够平静的生活、工作真好。在这次的救援中我学会了用乐观的心态看待事情,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大的财富。我会继续发挥团员的作用,在队长的领导下完成之后的求助工作的。

 

王斌:

    今天查完房,发现很多患者涉及多学科问题,治疗上较为矛盾和棘手。对此,各单位和各学科都谈了本学科治疗上的观点和顾虑。我从全科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让我们最放心不下的胸部重症外伤患者,胸外科沈祯云、ICU葛庆岗和我们一起又反复商量。在充分尊重本地医院和兄弟医疗队意见的前提下,表达了三院人对病情的看法和救治方案,大部分建议被采纳。

    接下来,我和北大医院急诊科的同仁一起参与了格尔木人民医院ICU病房的创建和治疗工作。目前,我们会在解放军22医院和格尔木人民医院两家单位参与救治工作。

 

郑亚安: 

   目前形势下,还是以挽救生命,保护器官功能,减少致残率为重。尤其要注意抓住主要问题,多和大家商量,还要勇于承担责任。郑亚安

 

王斌:

    请主任放心,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三院急诊科工和作风发扬出来。今天,我从我爱人口中得知院方及时与她联系,表示慰问,在此,我向院领导和科领导表示感谢。请领导放心,目前我基本上没什么身体不适反应,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救援作中去了。

 

 

参加抗旱救灾和抗震救灾的医生妈妈-李晓光

(2010-04-17 13:17:19)

    儿子只有2岁半,这次出来最牵挂的就是他了。记得前不久随医疗队赴云南参加抗旱救灾时,儿子在电话里哭着总要妈妈回来。这次临别时我告诉他妈妈要去灾区救人,他一下变得很懂事,只是让我陪他多玩一会儿。然后就安静的和我说再见。我心里却有点发酸。

  到玉树后,不断接到后方的电话短信。妈妈告诉我,孩子表现很好,老公也告诉我医院对家里的关心慰问。他给孩子读了医院的博客。儿子激动的指着照片喊妈妈。
  电话里孩子也没哭,说听话,等我回来。

  我要感谢医院及时把我们的情况报道出来给家人报平安。感谢院领导科主任和许许多多同志的关心问候。感谢你们给我们充足的物资准备,感谢你们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后方的支持让我们在灾区更安心。
    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袁晓宁: 我和田耘、沈祯云、王斌、葛庆岗、樊巧鹰于昨日下午抵达格尔木,在解放军二十二医院开展工作。

        昨日下午,田队长进行了七十余例病患查房。

        今早八点到达病房,大家已全身心投入工作。

 

  :( 4 月17日早晨7点46 )

        我们在西宁军区招待所待命,今天不知何时出发与田耘他们汇合。正在联系飞机。

        这里的条件比玉树好很多。特幸福!

        谢谢大家的关心,一切安好!

 

 

 

达苏,新生活从这里开始----格尔木市第一例出院患者

(2010-04-21 19:03:29)

2010 4 20                                              

    今天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日子,达苏,一位37岁的藏族女同胞,面带微笑的和医护人员说:我好了,要出院了,这是格尔木市第一例出院的患者。

   

    达苏在地震中被倒塌的房屋砸伤,造成多发软组织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被救援队员抢救出来后,于 416 转入格尔木市人民医院。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她很快康复,现在可以自由的行走,虽然身上的挫伤还有些肿胀,并且有些隐隐作痛,她还是坚持要求出院。经过我们专家组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确认她已经康复,组织损伤没有问题,她可以回家了,当她知道可以出院后,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因为她不会说汉语,我们就和她的哥哥和妹妹攀谈起来。得知她们家的房子已经在地震中完全损坏了,她的儿子在地震中受伤,正在西宁接受治疗。我问她出院后准备到哪里去,她说先到西宁住在亲戚家,等儿子出院后就回玉树去。我问她:你不怕再次地震吗?她回答说:不怕你的房子都没有了,怎么办?”“先住帐篷,然后再重新建设自己的家你和哥哥、妹妹一起回去吗?”“是的,我们不会分开,我们喜欢自己的土地。”“你在格尔木人民医院治疗满意吗相当满意,政府用飞机把我们送到这里,请了全国各地这么多专家为我看病。感谢政府对我们的照顾,感谢大夫们对我们的治疗,我不会忘记你们的。我们好了,回去了!

   

    一番对话,我深受感动,多么纯朴的藏族同胞!多么可爱的藏族同胞!多么令人尊敬的藏族同胞!她在接受政府提供的免费治疗后,身体康复。但她并没有住在医院不走,等待政府的更多帮助,而是克服身体和心灵的伤痛,毅然选择出院,开始自己的生活,重建自己的家园。藏族同胞是我们的好兄弟,好姐妹,你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公民,你们遇到困难,我们伸出援助之手,而你们同样不愿给政府增加更多的麻烦。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们和我们是享有同等权利的中华儿女,我爱你们!

   

    在和达苏握手告别时,我情不自禁的从兜里将随身携带的仅有的500元钱交到达苏的手里,紧紧握住她的手,动情的说:达苏,你今天从这里出院,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你是全体藏族同胞的典范,政府帮助你们,你们用自己的行动主动为政府分忧,我们为有你这样的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500元钱并不多,这是我们北京医疗队全体人员的一点心意,我真诚希望这是你新生活的开始,愿这500元钱成为你开始新生活的启动资金,开创美好的生活,灿烂的明天。我们还会与你们一起重建家园,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为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而感到骄傲!

    

    当她的妹妹将这番话翻译给她听后,她明白了,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于青海格尔木

                                                                    2010 年4月20 2350

 

 

格尔木下雪了

(2010-04-20 21:00:29)

    几天来,我们在解放军22医院、格尔木人民医院、格尔木石油职工医院等地奔波,看到与我们乘同一架飞机转运来的患者病情逐步好转,大家由衷的高兴。也有些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我们在严密观察、深入研究诊疗方案、激烈讨论,审慎处理,期望病情稳定好转。对那些生命垂危者,我们在尽一切努力与死神抗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