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共话教育教学,争做四有好老师”——公共教学部举办第34个教师节...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第34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争做“四有”好教师,9月11日上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公共教学部在会议中心205举行主题为“老中青教师共话教育教学,争做四有好老师” 教师节庆祝活动。公共教学部党政领导、各系负责人都出席了会议。离退休教师、四十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018年新进教师共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韩英红主持。
会议伊始,公教部主任周程教授首先向老同志、老前辈及全体教师致以亲切的慰问和感谢。他指出,“事业无才不兴”,公教部要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今年,公教部通过严格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程序最终引进了五位非常有潜力的青年教师。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切实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周程主任还就青年教师特别关心的新体制如何晋升、待遇等问题,以及公教部更名等未来的发展设想向与会教师做了进一步说明。
接下来,三位教师代表发言。2018年新进教师代表唐琦老师用他那幽默轻松又不失谦逊的演讲,表达了自己能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骄傲和自豪。青年教师代表王晨老师重点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参加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教学比赛的心得、收获及成长经验。胡佩诚教授作为退休教师、教学督导代表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四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他结合督导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授课艺术、讲课细节三个层面为为讲台新人们细致讲解,勉励年轻人要全面成长。
会议气氛热烈浓厚,意气风发的年轻老师们纷纷就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对学术专业的发展设想与前辈们对话交流。从事医学人文领域研究、伦理学专家丛亚丽教授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青年教师,在深入钻研基础理论的同时,更要深入实践,深入一线,要耐下心,沉住气,多读书,多写文章,磨练技能和本领,让自己成为一名能教学生“如何做”的高水平教师,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真本领的好老师。成功申请到国家科研基金的唐文佩老师和苏静静老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申请科研课题的宝贵经验分享给大家其中关键经验是:要做好申请不成功的心理准备,不惧怕失败。
公教部党委书记王玥教授做总结发言。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指导时提出,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我们每位老师都应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修身、教书育人,做一名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在公共教学部的建设发展中,老师们要树立学术共同体、生活共同体的意识,在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构建美好的生活世界,凝心聚力,共同建设和谐奋进的大家庭。
公共教学部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