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视窗

首页» 基层视窗

叙事医学,让医学更有温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会举办职工素质讲座

e606136399a64b7fb754e73753047f9c.jp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聚焦职工素养提升与医疗服务优化,举办专题职工素质讲座。2025年8月27日中午,医院工会特别邀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郭莉萍院长担任主讲人,采用“线下主会场+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吸引来自医院临床、护理、管理、科研、教学等多个岗位的 200 余名职工参与,共同探索AI时代下叙事医学如何为医疗注入人文温度。

讲座中,郭莉萍院长以 “叙事医学:在倾听与表达中重构医患联结”为核心主题,用通俗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拆解了叙事医学的核心内涵。她指出,叙事医学并非复杂的理论概念,本质是“多听患者说几句、多懂患者心里想什么”—— 通过耐心倾听患者的疾病经历,捕捉症状背后的情感困扰、生活顾虑(比如老人怕治病麻烦子女、年轻人担心耽误工作),再将这些“看不见的需求” 与专业医疗技术结合,让治疗不仅能治好病,更能暖到心。

为了让职工更直观理解叙事医学的价值,郭院长分享了临床典型案例:部分医院推动医生撰写 “平行病历”,除了记录患者的检查数据、诊断结果等 “硬信息”,还会写下患者的语气神态、不经意提过的牵挂、无法释怀的担忧。通过这种方式,医生能更全面地把握患者的身心状态,比如有位糖尿病患者因担心 “忌口影响家庭聚餐” 而不按时控糖,医生正是从平行病历中发现这一顾虑,调整沟通方式后,患者的依从性大幅提升。

此次讲座不仅为职工搭建了系统学习叙事医学的平台,更搭建了“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思考桥梁。胸外科的刘彦国教授说,今天特意从通州院区赶来线下参与讲座,收获很大。当前临床工作中,有时会因过于关注技术诊疗而忽略患者的情感需求,此次讲座用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为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提供了清晰方向,对后续提升医疗服务的温度与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还有的职工表示,以往总觉得“人文关怀”是抽象概念,听完讲座后明白,哪怕是问诊时多问一句“最近家里有没有什么事让你操心?”沟通时多给一个耐心的眼神,都是叙事医学的体现。后续会尝试将“关注疾病”转向“关注患者”,用更贴近患者需求的服务,让医疗过程更有温度。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会而言,本次讲座也是推动医院人文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将进一步探索职工素质教育在临床、护理、管理等场景的落地,助力构建更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动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与人文素养同步提升。


人民医院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