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举办庆建国60周年大型合唱汇演
六十载的豪迈年华,凝聚了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的激越情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院长、陈红书记、刘玉兰副院长、毛汛副院长、魏来副院长、朱继业纪委书记、赵越副书记、陈红松副书记、黄迅院长助理、刘帆院长助理也兴致勃勃的来到梅兰芳大剧院,参加合唱并观看了演出。
我们还邀请了北京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医学部工会王春虎主席、刘穗燕副主席、梁雁文体部长,以及各兄弟单位的同仁们一同观看演出。
陈红书记回顾了人民医院90年院庆的盛况,形象地把医院比喻成一个家,家和才能万事兴旺。强调合唱汇演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训“导聪明精微之智”的体现。陈红书记高度肯定了各科室积极利用业余时间排练,精益求精、拼搏向上、追求完美的精神。
王春虎主席赞扬了此次活动的高质量和广泛参与率,预祝各合唱代表队取得好成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歌声中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13:00演出正式开始。《我们走在大路上》在院领导们嘹亮的歌声中响彻全场,文艺汇演由此拉开帷幕。来自各临床科室、职能处室的39名教授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组成了一支独特的团队,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奠定了汇演欢愉热烈、昂扬向上的基调。
由离退休职工自编自演的原创歌曲《奔向美好的未来》,展示了人民医院离退休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邢思敏老师不顾年迈腿疾,拄着拐杖联络老合唱队员参加合唱团;退休职工王顺启,义务为《奔向美好的未来》写词谱曲;李春英教授是合唱团的指挥,也是大家一致推荐的团长、军师,他为合唱团出谋划策、编写串词,为演出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急诊科的《祝福祖国》赢得了观众的如潮掌声。他们克服了人员分散、班次不统一的困难,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练习,那嘹亮的、整齐的歌声带给听众许多真实的感动。
手术麻醉科在《军民一家亲》的悠扬歌声中载歌载舞,具有怀旧风情的军装配以少数民族舞蹈服装,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这耳目一新的节目背后,凝聚了手术麻醉科职工的无数智慧和心血。
黄迅院长助理用信天游的方式领唱《东方红》,把人引入了天高云淡、牛羊成群的延安圣地,这是由19科联合队倾情演绎的。黄迅院长助理身着陕北汗衫小褂,用别具一格的演唱腔调展现了陕北人的豪迈与朴实,唱出了对“咱心里头那个不能忘的延安”的思念。
高亢嘹亮的《英雄赞歌》歌颂了抗战英雄们的大无畏精神。领唱妇科崔恒主任、计划生育科
骨科教研室的红歌联唱将人民耳熟能详的《茉莉花》、《我和祖国》、《走进新时代》《红旗飘飘》等歌曲巧妙串烧,配以优雅的视频画面,令人拍案叫绝,无不为编排者的别出心裁而折服。
内科联合队涵括了7个科室的精英力量,身着各式少数民族服装的合唱队员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一曲《10月是你的生日,中国》将观众带入到如歌如泣的建国六十年光辉历程中,领唱
外科护士联合队一袭洁白的护士服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平时最常见的工作服在此刻散发出异样的光彩。外科护士联合队五成以上人员由各科护士长组成,她们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热心于合唱活动,为汇演成功举办提供了人员保障。
血研所在五星红旗的辉映下深情合唱《红旗飘飘》, 72岁的血研所荣誉所长王德炳、血研所所长黄晓军、血研所副所长江滨强强联手,声情并茂的朗诵为汇演增加了不少色彩。
医务社会工作部志愿者队一曲《爱的奉献》真实体现了志愿者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精神,来自于社会各个群体的志愿者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为患者和医院提供服务累计时间已达902小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心脏中心胡大一主任登台合唱《长江之歌》,雄壮的歌声唱出了心脏中心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科室文化;药剂科的大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散发出浓郁的陕甘风情,李玉珍主任非常支持此次大合唱活动,经常利用午休的时间组织全科排练,力争把最美的歌声献给伟大的祖国;团委的合唱歌曲《国家》是视频与和声的完美结合,浓韵的感情基调,配以优雅的视频图像给人带来惬意的视听享受;保卫处以一首充满军旅风情的《文明礼貌歌》充分展示了人民医院保安良好的精神风貌,无伴奏清唱风格令人耳目一新。除此之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肝炎所所长魏来、教育处周庆环处长、护理部闫凤玲主任、放射科杜湘珂主任、老年科苗懿德主任、财务处李美鸿处长、肾内科王梅主任、口腔科张美华副主任、泌尿外科王晓峰主任、总务处彭洪主任等57位科级领导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演出,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化在悠扬的歌声中。
放眼台下,从一层到三层观众席上宾客满堂,鼓掌声此起彼伏。整场汇演气氛热烈、精彩纷呈。
一台优秀的合唱汇演,记录了坎坷岁月的刻骨铭心,见证着曾经过往的辉煌时刻,飞扬的旋律和火热的情怀温暖了暮秋的清冷,当汇演在千人合唱《歌唱祖国》中落下帷幕时,台上台下弦歌一曲,上千个声带发出同一个呐喊,全场掌声雷动。
放歌十月,奏响热爱祖国的时代心曲,让人民医院职工的爱国情怀在这一刻发出共鸣,时长2个多小时的汇演在震撼与感动中圆满成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