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视窗

首页» 基层视窗

团队举步燕山巅,拓展沟通无极限——医学部女子篮球队拓展集训纪实

 

四月的北京,微风拂去早春的寒意,医学部教工女子篮球队在领队李鹰老师、队长裴怡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前往延庆进行户外拓展集训。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迎五四——医学部师生女子篮球友谊赛”,按照学期训练计划,球队来到位于燕山山脉九龙山脚下、白河河畔的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备战。公园依山而建,山势陡峭,正是提高身体素质,锻炼体能的天然训练场。

傍晚时分,队员们抵达营地。为了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达到有效沟通、团结协作、默契配合的训练目的,集训食宿力求勤俭,户外就餐采取队员分工负责、共同制作的形式完成。从洗菜、烹调到刷洗餐具,一项项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夜幕低垂,大家围坐桌旁,忆往昔、谈今朝……

第二天鸡鸣时分,伴着第一抹晨光,队员们踏上集训征程。白河水灌溉着农田,连翘、早桃、丁香、海棠第次开放,花香伴着郊外清凉的风吹醒了不曾习惯闻鸡起舞的队员们。从营地到达山脚下大约两公里的距离,队员们采用变速跑的形式,走跑交替、活络筋骨、吐故纳新,做着登山前的准备。山脚下一片寂静,作为第一批到访者——队员们步入集训大门。

拾阶而上,眼前呈现出一个个“大树墩”,这就是著名的“硅化木”。它的存在可以追溯到1.5亿年以前的侏罗纪晚期,是国家保护的古化石。继续前行发现,山上每一块硅化木都有一个“家”——风雨亭,大大小小二三十个散落在山巅谷底。不知道什么时候,风雨亭成了队员们丈量登山距离的标尺,清晨的山谷间回荡着队友们相互的鼓励“嗨——加油啊!”、“嗨——我来啦!”,喊山的气魄振奋着精神。随着山势逐渐陡峭,登山的步伐逐渐变缓。眼前的石阶渐渐破烂,再向上攀登,只有风化的碎石、泥土。望着逐渐难走的小路,有的队友开始担心自己的体能和年龄是否能够胜任继续训练,退却的想法开始产生。在领队的鼓励下,队员们开始结伴而行,“我们的目标是山顶旁的那个小亭子!”——两位教练分别担任前锋和后卫,保障大家安全。此时,硅化木不再是行程的重点,如何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脚下每一步成为每一个队员的共识。队友们相互关照,手拉手,一鼓作气集体登上小亭。回身凝望,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倒映在静静的白河上,一座座小亭错落在山间宛若长城的烽火台镇守着关隘。队友们不禁感叹着自己的坚持和团队的力量。

归途中,完成训练的团队充满朝气,快乐健康的情绪、互信互助的凝聚力在队友间传递。登上多高此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团队,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没有掉队者、没有放弃者,默契的配合、无私的协助,使全体队员按计划完成了所有训练。此次集训让队员们充分体会到信赖与团结的重要性——克服恐惧、建立自信,共同完成心中的目标,运动的魅力再一次彰显,正所谓“团队举步燕山巅,拓展沟通无极限”。

医学部教工女子篮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