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名师风范—2009年教师节新老教师座谈会”有感
(一)
2009年第25届教师节新老教工座谈会有感
公共卫生学院 秦雪英
我是一名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教师生涯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生活的开始。如何做好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大学教师,是需要我用心去深入思考并实践一生的问题。曾经有很多困惑,很多疑问,而在听完几位老师的谆谆教导后,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大学教育和小学中学教育有很多不同,因为我们面临的人群是一群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并有独特见解、自立意识的大学生。因此,大学教师肩负的使命更加重大,正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所指出的:“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是一个新时代对于教育发出的呼唤,更是对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角色学习”、“角色规范”、“角色适应”和“角色创新”问题。
1.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健全的人格是21世纪的护照。然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因而,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也是作为当今一名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身教重于言教,尽力做到为了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鼓励和激励他们在人生中无论遇到任何成功或失败,都应一如既往、勇往直前,使他们懂得成功的艰难、奋斗的可贵,以及人生的价值,努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
2. 授人以渔,注重创新。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和转化加快,尤其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知识更是以指数方式增加。科技创新和知识爆炸成为新世纪的显著特征,这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因此,大学教师肩负着更为严峻的使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创新型教师应当能不断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加以运用,并且发现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而是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思考,不断创造和运用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给学生知识的时候,更多地教给他们方法、思维、技能,给他们提供创新的时间、空间、机会和舞台。
3. 不断学习。学习,不仅仅包括书本上的知识,也包括了社会的实践和经验。既要学习技能,也要学习历史,既要懂得自然科学,又要知晓人文科学。人的一生可以从事一个行业,但绝不可只为一个行业而学习,生命有限,知识无穷。毛主席告诫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单从我们的工作对象---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自学能力的大学生而言,教师的继续学习就是必不可少的。从“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到“教师要做自来水”,这就是社会发展对教师要求提高最直接的表现。通过不断的学习为自己充电,提升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同时还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多出成绩,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积极进取 乐于奉献
——记北医工会庆祝教师节新老教师座谈会
因为我们作为临床医院的一线医生,投入教学的时间不长,迫切需要得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指点以便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同时总结出一种适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除了老教授的谆谆教诲, 优秀的年轻教师像
在交流会上,医学部党委副书记顾芸和工会王春虎主席也分别给我们青年教师亲切寄语,勉励我们青年教师要多像老教师请教学习,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做一名优秀的医学教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会
——参加2009年教师节新老教师座谈会有感
北大医学部医院 谢晓亮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员工,我深深地被优秀教师们淡泊名利、潜心治学的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魅力所感动。同时,我从他们身上找到了今后自己努力的方向。
虽然我才入职,但是在我近一个月工作的日子里,我得到了后勤领导、医学部医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和老职工的热情帮助,我很快适应了医院的工作环境,并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也逐步完成了从一名医学生到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角色转变。
在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高校医院工作与其他社会医院工作有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北大医学部这所全国知名的医学院校的校医院工作,就显得尤为不同。我们天天面对的的患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职工,绝大多数都有着良好的医学知识背景,有的老师甚至是医学某领域的著名专家教授。面对这样特殊的患者群体,对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我认为,工作有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消弭这种压力。通过座谈会上聆听优秀教师们的工作经验,我深刻地认识到,我所面对的压力其实也是一种促进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我将认真把握每一次和“特殊患者”沟通病情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还记得当我第一天跨进大学校门时,“选择了从医,就是选择了奉献”这句标语便映入眼帘,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临床工作,这句话已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里。9月5日我参加了医学部迎新生的报到工作,在校园里我又再一次看到了这句标语,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与当年还是学生的我相比,更加体会到了这句话所蕴涵的意义,对于这句话我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选择从医,我感到光荣,虽然医学的道路很漫长很艰辛,但是我体会到了救助生命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我想很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对待奉献与索取、幸福与艰辛都有着自己理解和定义,他们在医学道路上劈荆斩棘,成就了很深了造诣。
作为医学部医院一名青年医生,我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北大医学部广大师生的健康贡献力量,为医学部的发展和壮大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