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革命的摇篮——北医三院井冈山红色之旅
井冈山,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了。如果说,延安是新中国诞生的圣地,那么井冈山,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无数的革命先驱,从这里启程,为了他们的理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走完了他们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放下行李,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庄严、肃穆的博物馆被茂密的参天大树所环绕,数千件珍贵的馆藏实物、文献、图片、雕塑,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毛泽东同志著名的论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也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反映井冈山会师的巨大雕塑《胜利的起点》,仿佛是展翅的雄鹰,预示着中国革命从这里启程。
离开博物馆,大家来到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战场遗址参观。当年的战壕,静静地俯在那里,仿佛诉说着80多年前的那场惨烈的战斗。炮声隆隆、厮杀震天。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为粉碎敌人的第二次围剿,起到了决定性的意义。毛泽东同志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就是对黄洋界保卫战最精彩的诠释。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告别了黄洋界战场的遗址,我们又来到了解放军总医院的前身,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由于地处小井,也称为小井红军医院。当年条件异常艰苦,红军官兵和革命群众自愿捐款,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建成了红军历史上第一所医院。在敌人进攻解放区后,100多名未能及时转移的重伤员被敌人杀害,为纪念牺牲的红军伤员,在红军伤病员殉难处,矗立了一座纪念碑,毛泽东同志题写了碑文:“死难烈士万岁”。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厅内摆满了花圈,中央领导人敬献的花圈也在其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这里接受党史教育、缅怀先烈遗志,忆往夕、思未来。看到井冈山根据地革命烈士英明录,字小的无法几乎辨认,但是几面墙的烈士名字又多的令人震撼。他们牺牲时,很多都仅有十几岁,有些烈士,没有留下任何自己的图像,他们的名字下面,只用党徽和松枝替代,看到这些,许多人眼里都含着泪水。
我们向烈士三鞠躬,向英灵致敬,我们作为你们的后代,用心灵和你们对话:“你们是最无私的人,你们是最有理想的人,我们不会忘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