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代会

柯杨在医学部第五届教代会暨第十届工代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即将告别2008年,迎接新年之时,我们在此举行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五届教代会和第十届工代会。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代表韩校长、代表医学部党政领导班子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同志们,并通过各位向北医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对大家给予我们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为北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致以崇高的敬意!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经历了很多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重大事件。北京圆满地举办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实现了海内外华夏儿女的百年奥运梦想,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在这一年中,四川发生了5.12特大地震,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奉献爱心,再一次展示了我们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北医的全体师生员工和全国人民共同经历了这些令人难忘的事件,也在其中做出了北医人应有的贡献。

  今年是本届教代会完成一届任期的最后一年。四年在北医的历史上是短暂和飞快的。在北医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过去四年中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北医教代会、工代会的代表在过去四年中认真行使职能、加强监督保障、积极建言促行,促进了学校的进步。今天每位代表手中都有一份详细的主任工作报告,上面着重介绍2008年度北医的工作。另外,还提供给大家一份数字报告,从教学、科研、医疗及人才方面对北医这几年的发展进行了数字比较,反映出北医办学实力整体的进步,请大家审阅。我在此结合今年工作,着重总结四年来北医发展的主要成绩,解读部分重要数字并提供一些数字以外的信息。

  今年是国家“985”计划执行第十年,是北大与北医合校第八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在我们的师生中深入人心。我们时时在对比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理念和措施,并在行动中一点一滴地改进,这四年来,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体现在如下几个大的方面。

  一、以“生”为本,强化办学理念;积极进取,提高办学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医学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投入有所增加,规模逐渐扩大,专业学位的建立使以临床医学为主的医学教育培养了大批高质量、具有可与国际对接的学位的专业人才。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成为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进行突发健康事件救治的主体和医学研究产出的大户。由于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长期办学实践及经验的积累,北医的医学教育一直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承担社会责任、引领先进,一直是北医人的传统。近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和进步,这些都反映在每位代表手上的数字表格中。大家可以看到,北医的生源质量几年来保持在“高位”。优质的生源不但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更是保持和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需要我们持续地关注和努力的方面。

  几年来,尽管办学资源的压力很大,我们坚持不扩招、保质量。同时,随着北大、北医研究型大学地位的确立,北医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越来越符合研究型大学的特点。

  医学是进行应用型人才选择和培养的专业,就业促进也是学校的一项职责。就业情况直接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接受程度。从《医学部数字报告(2005-2008)》的附表2、3、4看,过去的几年,北医学生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就业去向一直比较令人满意。

  从科研处的报表可以看到,我们近年来以SCI收录论文为代表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由于研究生是科研产出的直接实施者,因此这也代表了我们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年来,医学部获得的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精品课程、教材和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及2007年本科教育评估的得分,都从整体上反映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转型阶段医疗体制的改变、社会需求的改变以及社会的浮躁与功利对高校的影响、对教学工作的冲击等等。我们面临改革过程中、摸索过程中、解决旧问题推动进步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老问题。在过去的四年中,我们通过与各层次、各专业、各类人员的研讨,征求意见,认真分析了在新阶段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根据国家医学教育和医疗体制现状,强化学校定位,提出了北医推进教学改革的整体方案。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医学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服务于一流生源的成长成熟,帮助学生实现成才的理想,以国家需求为目标,为国家培养亟需的、用得上的医学人才。

  经过几年的酝酿,今年北医正式启动了涉及整个医学部层面、全面系统的教改工作。对学制进行了梳理调整。对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药学三个专业分别统一了各自的学制,更合理地设计了分段培养计划,并设计了更有利于学生选择的出口。建立了四年制护理本科学制。通过与北大本部等多方研讨和论证,将生物医学英语专业列为新办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并逐步调整为文理兼有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在本科教学方面,启动了全面的涉及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课程体系改革。本着“减负、整合、重实践、重综合素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制订了各专业前期趋同、早期分化、后期突出专业特点的“模块式”基本知识、关键技术的核心课程体系设想和实施方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从不同层面深入地进行了研讨,听取专家意见、听取学生意见。教管部门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吸取国外学校的先进经验,组织教师培训。我们重新整合资源,组织专家反复论证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自今年全校正式教改动员大会召开后,已确立了教学改革骨干教师的组成,开始了“核心课程”的设计。并将出台各类培训、研究和激励实施的管理方案,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启动。在系统改革启动的同时,局部的调整改革一直没有停止,如在基础、临床和公卫教学中应用PBL教学、小班授课、床旁讨论、互动式、思辨式教学等一系列新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提倡综合运用多选题(MCQ)、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标准化病人、职业素养评估等评定方法;为加强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学校开设了“临床沟通技巧”课程;为促进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增强师生互动,启动了课程中心平台建设工作,并继续推进教学基地建设,努力打造精品课程、精品教材。

  研究生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承担着以临床为主的专业学位培养和各学科科学学位的学术性人才培养的重任。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北医的研究生教育走过了从逐步发展到全面提高的过程。过去的四年更是进一步加速度发展的四年。从北医毕业的专业学位人员留校人数、学术性人才的SCI文章发表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了保证生源的质量,我们加大了本校学生免试推荐的比例,加强招生宣传动员工作。在入学把关上加强复试工作,侧重综合素质考察,协助导师主导的招生决策。2006年对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做了全面的修订,减少课程三分之二。并对部分课程进行了合理的分解,使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修课。还开出了一些岗位必须的新课程。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践。新增的进展课使研究生在校期间能接触更广的科技前沿,开阔视野。2006年我们对导师的遴选资格确认进行了改革,更注重上岗条件的要求、过程的监督、导师的培训及政策解读和经验交流。为进一步改善研究生待遇,2005年医学部全面建立研究生“三助”体系,并在2007年根据教育部工作部署,启动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通过建立组织机构、研讨方案、出台文件及实施细则,推动实施并通过调研,不断调整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和完善奖学金、助学金体系,加大了投入并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显著改善和提高了研究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条件。

  在继续教育方面,近20年来,北医开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形成较规范的模式并得到全国的广泛认可。为了使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更规范、有序,四年来,医学部分别对住院医师资格审查、考试和考务以及面试等工作进行了改进,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进行了部分修订,尤其针对长学制学生后期的培养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形成了多轨的、复杂的毕业后教育现状,努力将几种不同渠道、相同内容的培训逐步在校内并轨,并与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衔接,开展了积极的协调和探索,为今后进一步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正式启动的教学改革将教育教学进一步融合,以课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与其发展有关的重要内容。对此次教改,我们特邀学生参与,不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路,更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自我成长。

  在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我们从多方面着手,针对医学知识体系的缺项,着重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其它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的培养,加强交流、团队精神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合校以来,8年制学生入学后的第一、二年在北大校本部进行通识教育。从今年开始,预防医学、护理学和药学专业的学生也有了这样的机会。我们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还有:推行医学生素质教育拓展手册;医学部及各学院积极举办“名师谈学术”、“医学生价值观”、“教授谈人生”等多种形式的素质讲座和实地调查、义诊、交流以及医学知识普及宣传、参观等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医学部近几年来组织了一系列素质教育征文活动,以医学生为活动主体,思考医学人文精神。出版了多本学生们自己写的书,如《燕园医学生》、《医学生感受人文》、《感念师道》、《百名专家访谈》、《感悟师道传承厚德》、《北医摇篮》、《北医——爱在延续》、《北京大学医学部2008届毕业生文集》和研究生写的《良师益友》;各临床医学院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学生开展具有医学生特色的文娱活动外,还将学生作为医院的成员,吸纳他们参与医院的各类文化活动。去年,我们恢复了学生基层社会实践的临床实践内容,收到了良好效果。几年来,社区义诊、健康知识宣教、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敬老院义务劳动等活动已经成为学生活动的传统项目。从今年开始,我们第一次将中央音乐学院实施的高雅音乐普及活动引入校园,受到了师生极大的关注和好评。2008年,在医学部团委的组织下,有587名学生积极投入了北京2008奥运场馆、城市等多项志愿服务,充分展示了大学生的青春风貌和奉献精神,通过参加志愿活动,既锻炼了自己,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2006年,我们建立了纵向研究生班,并将团支部、党支部建在班上,结合时事开展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医学部学生积极响应为灾区人民赈灾募捐的倡议,共捐款18万余元。同时举行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主题誓师仪式,沉痛哀悼遇难同胞,并通过多种形式表达支持灾区人民的坚定信念和对所有奋战在救灾战场的前线英雄们的祝福。

  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医学部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2005年医学部组建职业生涯设计与指导教学组,每学期开课,以课程讲授、模拟面试、咨询、答疑、个别辅导等形式,帮助医学生认识自我,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与准备。就业指导中心通过每年一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介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流程及面试技巧等,让毕业生做到准备充分,心中有底。各学院也通过校友报告、座谈会、面试礼仪培训等多种形式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同时,我们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05-2008年,医学部共有5名毕业生成为团中央组织的支教团成员,到青海、云南支教;18名毕业生到西部省区工作。几年来,就业工作部门一直努力创造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教育氛围。

  四年来,以北医教育处、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处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大量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改中依靠专家,组织研讨、设计、协调,发挥了核心作用,使北医的教改体现了顶层设计、全校覆盖、系统实施的特点。大家还针对问题开展了各类研究,各类相关问卷和已有的数据分析,为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各处还在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教学基地建设、临床学系的建立等方面积极工作,成效显著。

  四年来,各二级单位也更加重视教学、推动教改。如基础医学院开展实施了PBL教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了以公共卫生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进行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并建立适合我校临床医学长学制学生《预防医学》社会实践模式,弥合了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之间的裂痕;药学院推行了本硕融通、研究与实践研究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面向医院需求,突出临床用药特色,培养高层次临床药学人才;护理学院进行了社区护理、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开展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推进“渐进式”的培养模式,体现早期接触临床与专业的教学理念;公教部进行了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第一医院开展了课程融合,逐步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人民医院进行了基于网络环境的临床医学自主学习体系支撑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医学辅助教学、自主学习、教学质量实时评估以及教学效果网络考核等多方面的功能;第三医院实行了“四轨合一”,以及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建立教师准入制度和激励机制;口腔医院进行了仿真教学模式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以及爱生、爱师,全面的素质教育;精神卫生研究所推行了以医学人文精神为主导,开设临床沟通技巧课程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肿瘤医院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等等。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北医保持了在全国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并取得了大量教育教学成果奖。

  近年来,全校职工无论哪个部门都更加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关注学生、善待学生的意识进一步加强,体现出了北大医学 部教书育人的大学之本。

  

  二、遵循规律,加强科研管理;创新知识,推动学科发展

  合校以来的八年是北医科研工作取得飞速进步的八年。我们的成绩可以从获得经费、发表论文以及获奖数量中充分地反映出来。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北医的传统,人才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也得益于国家对科技不断增加的投入及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我们在分配和使用这两项重要的自主经费上,更加规范、科学、公正和与时俱进。在大原则不变的情况下,从最初的项目启动、平台建设,到保人员、保人才、保公用、促交叉、补空缺,逐步实现教育和研究兼顾、临床和基础统筹、硬件和软件平衡。让国家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在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高上。在科研管理工作上,我们也逐渐积累了经验。医学部和各二级单位的科管人员本着尊重专家、尊重科学、尊重科学管理规律的理念,转变观念、服务一线、寓管理于服务,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和交流工作。搭建了高质量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四年来,医学部组织了百余场生物医学跨学科讲座,与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如Harvard、Duke、Emory、Mahidol 、Groningen、Karolinska 、Monash、Tuebingen、Yale、Syndey、Austra、Auckland等合作,举办了交流讲座会,并组织国外专家在访问期间进入对口实验室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另外,我们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北医优势,通过研讨和提供组织协调服务,导向性地推动学科发展。近年来,先后成立了衰老研究中心、交通医学中心、感染病研究中心、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糖尿病中心、医学遗传中心、免疫缺陷病研究中心、临床研究所等,促成了处于发展需求的学科的合作、培训、交流、项目组织和资源获取。在政策导向方面,我们建立了各种科研奖励制度,并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断调整奖励指标,鼓励更长远、更需要积累、更有团队合作的研究。这些都无疑在北医营造了更好的科学氛围、合作氛围,促进了信息流通、创造了各种可能的机会。

  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国家和社会对医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创造知识和实现成果转化已成为一所大学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内容之一。2004年以来,医学部技术转移管理工作本着“服务、沟通、协调、开拓”的宗旨,追求高职业水准和规范化管理,主动在国际国内了解社会及企业对生物医药新技术的需求,努力推动生物医药科技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从附图3、4,我们可以看到北医的科技研发项目和到位经费在过去几年中增幅很大,其中有6项国际投入。另一项指标是专利申报数量明显增加,成功率明显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有关教师们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努力。他们经历了深入调研、建章立制、逐渐规范管理的过程。根据北医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台政策,通过积极地寻找资源,牵线搭桥,热心、耐心、细心地服务于一线工作的教师,为研发工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管理保障。既保护了学校的知识产权,又大大激励了教师进行应用型研究的积极性。

  

  三、顺应改革,定位医院管理;抓住根本,发挥大学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医疗体制的改革赋予附属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有别于学校的运行机制。北医不断顺应形势,与时俱进地研究新形势下的大学对医院的管理规律,寻求大学管理医院的实质内容,在促进医疗质量和改善管理上下功夫。抓住了干部、人才、教学、学科、学术和医疗质量几大核心内容,发挥大学优势,促进了医院医教研和管理工作的进步。

  过去四年,医学部的附属医院承担了大量的、日常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在国内国际突发健康问题救治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各单位情况不一样,《医学部数字报告(2005-2008)》中表29-32提供的数字不是为了医院间的横比,而是自我比较。目前,8所附属医院床位总数约6500张,年门诊总数约780万人次,年急诊总数约72万人次,年入院总数约18万人次,年手术总数约8万人次,平均住院日逐步缩短。各院在住院床位增加有限的情况下,门诊量、急诊量、入院人数和手术例数均明显增加。我们附属医院的病人有30-40%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在高质量完成日常医疗工作的同时,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面前,北医人都能够挺身而出。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医学部8所附属医院在第一时间组派医疗队奔赴灾区实施医疗救援工作,在为期一个月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医学部先后派出的98人在灾区接诊了3000余位患者,进行各类复杂手术200余台,抢救危重病人近400人,转运伤员5000余人次……在提供医疗技术救援的同时,我们的附属医院为灾区积极提供物质支援,前后共派出救护车7辆,随队携带急救药物、医疗设备及器械总价值280万元。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在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工作中,医学部所属的奥运定点医院派出赛会医疗保障人员300余人,在16个比赛场馆及奥运中心区为各国运动员和观众提供医疗服务。各医院还专门设立奥运门诊,开设奥运绿色通道,专门接待涉奥人员。奥运会比赛期间,驻场馆的医疗团队共接诊病人超过7000人次,院内接诊涉奥人员近千人次,赢得了中外运动员和有关国际体育组织的赞誉。医学部有59个服务奥运的一线项目工作组获得奥运工作先进集体称号;836名同志被评为奥运工作先进个人;13个集体获得先进团队称号。

  在京的附属医院每年还承担并圆满完成“两会”等大型医疗保健任务。我们的医院全部通过卫生部医院管理年督导检查。通过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巡查。完成医院每年度各项医疗工作,完成医保定点医院各项工作,完成各种医疗队派出及支援基层与社区医疗服务任务。并获得了各种奖项,得到社会广泛承认和高度评价。除此之外,各附属医院的老师们还完成了大量的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做为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尤其感谢在医院工作的教师们为国家医学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过去的几年,医学部在推动医院工作方面除了协调、组织、交流等服务性工作,重点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以医疗安全、医疗质量为核心的促进工作。去年医学部与JCI(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共同成立了“北京大学医学部—JCI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研究所”。JCAHO是美国国内实施医疗机构评审的专业组织,是美国乃至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规模最大的医院评审机构。成立75年来,它已评审了美国国内近20000家健康保健机构。该机构采取的评审标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JCAHO下设的国际部(JCI)创建于1988年,负责美国本土以外的联络与交流。目前已为全球六十多个国家或地区提供医疗机构评审标准。北医与之合作的指导思想是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在提高我们自己医疗质量的同时,推进国外质量评估的本土化进程,在协助政府建立国内质量管理的同时,确立北医医疗安全和质量的水平与地位和影响力,发挥北医的引领作用。这一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出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医院评审标准。一年来,我们组织专家翻译并出版了JCI的《感染控制操作手册(国际版)》、《医疗机构中药物管理》、《患者安全―医疗救治的核心(国际版)》、《手术室安全》、《应急医疗团队临床指南》五本医疗质量评估方面的专业著作。举办了第一届“提高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高层研讨与培训班。建立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课题基金,带动了附属医院围绕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的科研工作。并着重于比较中国国内的医院评审标准与JCI评审标准的差异,为卫生部及JCI的本土化,提供科学数据。

  协助医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制度化建设。2005年医学部组织附属医院高层代表团赴美与美国杜克大学共同举办:北京大学—杜克大学医院管理高层论坛,使医院领导得到短期培训。组建及调整重组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并在各医院试行《北京大学医院医疗工作制度》、《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协助宣传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及医院知名专家,扩大北京大学附属医院与知名专家的影响度,为全国患者及干部保健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专家医疗保健服务。为了对优秀的医疗工作给予导向性鼓励,去年我们在医学部设立优秀临床科主任奖,制定了严格的评选标准,评出了一批优秀科主任,树立了临床工作的榜样。

  连续三届由医学部主持的中国卫生发展高层论坛也为医院了解、认识、解读医疗体制改革动向提供了有益的信息与思路。

  总之,在大学和医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医院的水平不断提高,事业不断发展,为迎接进一步医疗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人才为本,宽松爱护激励;人事管理,体现大学特色

  一流大学靠的是一流的人才,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加强的工作。我们通过分析北医的人才结构现状,树立全面人才观,本着引进外部、激励内部、分类关照的原则,努力调动全校老中青各层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在北医,由于现有人事制度、编制规定和资源的限制,人事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过去几年来,北医坚持了根据需求严格控制编制,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与时俱进地修改职称晋升条例,严格掌握标准程序,提高人才的各项评价指标,积极寻找资源,改善人才待遇,促进青年人才成长和建立适合我们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经过这样的努力,北医的人才结构进一步改善,教职工学历档次逐年提高。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比例稳中有升。

  从2003年至2008年,北医共引进44位高水平人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科研方面,这批不同时期引进的人才共发表60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通过86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等项目共获得2065万元经费支持;有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了2007、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医学部在加大吸引外部人才的同时,积极开拓渠道,扶持激励内部人才。五年来,共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392人赴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留学。医学部在2006、2008年两次增加经费,提高本部中青年教职工的岗位津贴。每两年组织一次体检,每年举行各类人才座谈会,让我们的老师更有归属感,也进一步稳定了中青年教师队伍。

2006年,医学部按照国家人事部文件精神,进行了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历经制度入轨、岗位设置、聘任,于2008年3月份全员兑现了新的岗位工资。今年,我们积极寻找、整合资源,启动了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和淑范讲座教授奖励基金,全面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与鼓励。在加强在编人员管理的同时,医学部积极探索人才流动机制,加强对聘用人员的管理,经过长期的调研和准备, 2007年1月1日 起对所有新增人员实行了人事代理,签订聘用合同书,实行合约管理,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

  

  五、国际合作,广开师生视野;寻找资源,工作越做越实

  随着我国的进步与开放,北大、北医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在我们获得更多被关注的机遇下,北医的国际合作事业,本着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和医疗的理念,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四年来,我们与国际知名大学签署了48份国际合作协议,成立了7个国际合作实体,获得多项国际合作基金,举办、承办了大量国际会议、学术报告或知名人士的校内演讲。与多所大学合作办学,举办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教师培训项目以及各种形式、不同时间长度的国际间学生互访,更实质性地体现了国际合作最根本的价值与意义。北医的留学生工作近年来不断提高与进步,在入口把关和培养过程中注重质量提高,也为学校的办学增加了资源。我们的国际合作工作越做越实,促进了北医的国际化进程。

  

  六、团结协作,加强办学实力;不断学习,提高行政水平

  在一所医学院校中,教学、科研、医疗无疑是中心工作,而除此之外的各项行政工作是中心工作的重要保障。过去几年中,北医行政工作卓有成效。

  在行政工作中,四年来,我们严格坚持了部务会制度,处长通气会制度。坚持决策的民主与集中。党政配合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不断建章立制,与时俱进地修改调整陈旧的规章制度。在建立专业的法律咨询制度后,规范了科研、后勤基建等对外合作部门的法律文件审核程序,四年共审核修改法律文件1602份。加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大了校园网的覆盖区域,扩大了网络出口带宽,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启用了校园一卡通工程和迎新系统。完善和统一了医学部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几年来,北医一直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提高服务意识,务实求稳、积极进取,自觉学习,提高行政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行政能力。

  北医的行政工作不但量大,内容也较繁杂,尤其是很多工作不仅有明确分工,更有部门间的交叉,需要团结合作,协调 开展。其中两办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机关各部门及各二级单位的广大干部,不愧是一个团结包容、顾全大局的集体,使我们的日常工作能顺利进行,突发事件能从容应对,出色完成了大量的学校及国家交与的任务。

  财务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医学部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格局已经形成,经费来源渠道主要有国家财政拨款、科研经费、办学收入和其它收入四个方面。我们通过努力,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的投入,特别是985工程、211工程和修购专款等专项经费,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办学、争取科研经费、开展社会服务等有效途径增加收入,使医学部的各项收入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2007年医学部的总体收入比1999年增长了4倍多。2008年医学部得到的科研经费和办学收入均已超过2007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医学部的总收入中,占较大比例的主要是“985”经费、修购专项经费和购房补贴。而医学部运转可以支配的只有校级财力。校级财力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中没有指定用途的生均拨款,本专科学生学费、住宿费,各单位创收上交学校部分以及产业和附属单位的上交部分。其中国家拨款只占不到40%,其余部分要靠学校自筹。几年来,对于校级财力的支出我们始终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二是保人员、保运转。以2008年校级预算为例,其中人员经费支出已经占年度校级预算的55%,超过了当年的财政事业费拨款。因此每年筹措经费始终是财务工作的重任。经过各部门共同的努力,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开源节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预算,近年来,我们在财力仍然紧张的情况下,解决了大部分历史欠账,连续实现了预算收支平衡。教学大楼和研究生公寓的投入使用彻底改善了教学环境和学生住宿条件。医学部同时对校园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了力度,改变了校园的面貌。可以说,医学部的发展,办学实力的提高不仅得益于国家专项经费的持续稳定的投入,也是医学部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医学部向各部门的努力和互相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国家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后勤的角色与定位十分复杂。医学部后勤作为学校的服务保障部门,同时也承担着很多的政府职能,如社区管理、卫生安全、资金的使用管理等等。体制上,后勤处于市场经济和高校公益事业的夹缝之中,既要不遗余力地做好服务,又要加大创收力度,解决人员经费的巨大缺口。四年来,医学部后勤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服务理念,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人才引进和岗责统一等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为医学部的中心工作提供了全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如,开通24小时报修、求助热线电话,及时解决师生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突发问题;改造校园绿化面积,修整道路、拆除违章建筑,美化校园环境。在几个部门共同努力下,北医这个师生密度高、面积有限的校园更加漂亮、洁净、安全、有序。两座新大楼的建成,旧建筑的装修改造,改善了师生办公、学习条件,改变了学校整体形象。同时,后勤不断改变理念,抓住机会,为师生创造更好的餐饮和住宿条件。尤其是顶着资金短缺、某些政策的不顺和改革中积累的问题,克服困难,推进了公寓房使用的改革,出台了公寓房管理办法,缓解了中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用有限的资金和有限的资源解决了师生员工最迫切的需求。应该说后勤工作成绩的取得是非常不易的。

  安全稳定是医学部完成医教研中心工作的基础保障。几年来,医学部党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根据医学部实际工作需要,调整了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成立了医学部行政安全事务管理委员会和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加强安全稳定制度建设,尤其2008年,制订并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成立了应急指挥协调领导小组。通过定期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制订重大安全事件防范措施,适时组织应急演练等,全面提高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为强化责任,明确各二级单位党政领导为本单位安全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层层抓落实,使医学部的综合治理、治安防范、信息网络、交通、政保、施工、食品卫生、实验室及毒麻药品、全校师生及外来人口的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稳定工作有了保障,为医、教、研工作及师生员工提供了安全保障。尤其在2008年,实现了平安奥运、平安校园的总目标。

  北医的产业工作是改革开放以后高校工作的特殊产物。在新的发展阶段,关停并转成为产业工作的一大内容。产业系统制定了医学部产业规范管理和关、停、并、转的工作方案。目前已经清理整顿并关停并转企业74%,确定了对存在问题的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退出的机制。同时,过去几年北医的产业工作积极进取,根据国家的政策和大学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了产业管理团队,归类了学校各方面具有经济行为的工作,促进了资源整合和更明确的专业化管理的实施;明确了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机制,加大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在确立企业合理留成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大回报学校资金的力度,使学校拮据的财政得到了补充,部分缓解了压力,也积累了经验,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年来,医学部更加重视校友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人员编制,开通了北医校友网,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提供了交流平台。2007年10月,北医校友会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修订了校友会章程,规范了校友和社会各界捐款工作程序,加大了筹款力度,并通过电话、书信、网络、走访等多种形式加强与海内外校友的联系,使校友随时了解母校的发展变化,也听取校友对学校发展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服务校友、凝聚校友资源,发挥北医大家庭成员对学校发展的作用,2008年12月,成功地召开了第一届北医校友工作研讨会。

  工作报告中向大家详细报告了今年医学部在国家的两件重要事件中所作出的贡献。我因工作关系,近年来很多次地听到 社会各界、兄弟单位对北医人素质的真诚赞誉,真心地为我们北医人感到无比的骄傲。

  

  

  四年来,医学部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带领医学部全体共产党员,围绕学校中心任务,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文件精神等活动,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重视党的理论宣传和研究工作,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统战、工会、共青团、离退休人员的相关各项工作,为医学部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监督保障和保驾护航作用。没有党政的密切配合,没有党组织和北医万名党员的直接贡献,北医不可能取得这些重要的成绩和进步。

  一、深入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四年来,医学部党委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灵魂和主线,紧紧抓住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围绕医学部中心工作,鼓励创新,完善制度,加大扶持力度,正面引导宣传,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四年来,医学部党委组织全体共产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江泽民文选;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老师女儿的亲笔信和在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前与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等。同时,党委通过组织形势报告会,如邀请医学部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医学部师生见面,传达“两会”精神;邀请中央党校、北京市委统战部等部门领导同志做十七大辅导报告等,使广大党员深刻理解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国家的发展形势,全面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

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以2007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达标检查为契机,制定完善了包括党员发展、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管理、新生和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出国党员管理、党内表彰等有关规章制度;启动了组工业务平台建设,提高了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加强了对党员分级分类的教育管理,提高了服务水平。

  四年来,医学部党委继续以“主题党日活动”总结评比和党建创新立项为载体,组织开展了“推动党建创新,建设和谐校园”、“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迎奥运、为党旗增辉”等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党日活动,推动了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医学部党委为了激励基层党支部的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做好党内评优表彰工作。四年共评选表彰了大量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及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还有许多优秀支部书记获得了新设立的 “医学部十佳党支部书记”奖。今年我们特别对抗震救灾和服务奥运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支部进行了表彰。

  医学部党委及各二级部门党委、党总支,重视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注重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同时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工作,为医学部的党员发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二、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医学部党委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北京大学党委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确立新的选人用人观念、导向,完善干部选任制度,拓展干部选任方式,规范干部选拔程序,通过民主推荐(自荐)、资格审查、应聘答辩、组织考察、任前公示、讨论决定等,充分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力求用好的制度、好的机制选准人、用好人。四年来,医学部党委正常有序地完成了中层领导班子换届和干部调整工作,共任免干部234人次。将一批年轻有为、德才兼备、敢于负责、善于合作、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了领导岗位上来,实现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医学部领导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为医学部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在干部的管理和使用上,明晰职责,完善考核,加强培训,提高素质。2007年医学部在原有领导干部个人年终考核的基础上开始实行中层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并逐渐完善届中、届满考核制度。不断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力求客观评价干部、有效激励干部,实现用人与管人相结合。同时,为了全面提升医学部管理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医学部党委坚持多年举办新上岗干部理论培训和中青年骨干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培训、座谈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了医学部干部对国情校情的了解,增进了干部之间的友谊,提高了领导干部治校理教的能力。

 三、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推动党建理论研究

  四年来,医学部党委依托报纸、电视、网络等载体,加强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一方面,向师生员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将医学部师生员工、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向外宣传,扩大了医学部的外部影响。

  此外,医学部党委还认真开展党建工作课题调查研究工作,各二级党组织积极参与北大党建研究会的课题申报和研究工作,四年来,共有140个课题获得立项,获得10.9万元经费资助。

  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四年来,医学部党委按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围绕医学部中心工作,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医学部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完善反腐倡廉建设责任体系。医学部党委每年专题研究确定当年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重点,印发意见和主要任务分工。党委书记在中层干部会上进行部署。各单位党委担负起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的要求,牵头部门和协办单位抓好任务的落实。医学部形成了党政第一责任人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直接抓,纪委负责协调的责任体系。

  探究干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医学部党委强化干部监督制约机制,在干部换届和干部调整中,听取纪委意见。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办法引入干部风险管理,启动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工作。落实干部经济责任制,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将学科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纳入风险防范管理范围,举办培训,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

  营造崇尚廉洁的氛围。医学部党委坚持“大宣教”工作格局,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党风廉政和遵纪守法的教育。坚持领导干部任前廉政培训;廉洁教育纳入党员、积极分子、新生和学生干部培训;财经纪律、科研经费管理纳入学科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培训;在师生员工中开展廉政文化书画展等活动。

  学院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师德和学风建设。医院将医德考评纳入年度考核,坚持对医学生和住院医进行医德培训,召开医德医风讲评大会。内容丰富、生动真实,贴近师生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监督检查。医学部检查各单位责任制落实情况,推动责任制的落实。完成教育收费、“小金库”和医院资金安全的检查。实施设备采购、基建工程招标现场监督。

  五、围绕中心任务,重视和加强统战、工会、共青团、离退休人员工作。

  四年来,医学部党委认真学习各级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政治交接为重点,以党外代表人士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基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发挥统战工作的优势和作用,支持并协助民主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工作;认真做好归国留学人员、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工作。

  医学部团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行为特点和成才需求,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建设“学术活动高层次、文体活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医院文化为己任,营造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推进两个课堂的接轨和融合;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基本原则,以组织制度建设为保障,促进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在2008年,认真出色完成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两大任务。

  医学部工会充分发挥教育工会的组织、引导、服务、维护作用,进一步加强部院两级教代会、工会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大理论调研力度,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以师德、医风建设为着力点,开展教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以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为平台,激励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以教职工身心健康为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创新工会工作,打造精品活动,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树立服务意识,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体现人文关怀。

  医学部党政领导班子一直重视离退休人员工作。四年来,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老干部代表座谈会,向离退休老同志通报医学部的发展情况,认真听取老同志对医学部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一如既往地关心老同志的身心健康,每年为离退休同志组织一次体检,定期组织老同志外出参观游览并随时帮助老干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了使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2007年,医学部投资改建了老干部活动中心,极大地方便了老同志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丰富了老同志的晚年生活。

  2007年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成立并将秘书处设在医学部,医学教育分会按总会的要求,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开展“弘扬白求恩精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征文等活动;组织召开医学教育分会2008年年会,探讨新时期卫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在2008年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表彰大会上,医学部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3位同志获得”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称号。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年,在国家的巨大进步和成绩面前,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清醒地认识我们办医学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我们与一流大学的差距,要继续解放思想,科学地研究设计我们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方案,用实际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

  今天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深知成绩已成过去,我们离一流大学相差还远,进步不能停滞,发展还需努力。针对我们存在的不足,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做出努力。因各方面均有具体的工作计划内容,在此我想强调几点:

  (一)继续坚持全面的教学改革,保证生源入口质量,保证学生受到关爱,受到更合理有效的教育,并尽力保证学生的出口去向。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北医医学教育中的每个专业均主要定位在优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它既不同于单纯的职业教育,也不同于政治精英的培养或单纯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是培养有人文关怀的、有学术潜能的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才,这正是医学教育的特殊性所在。我们应在目标更明确的情况下加强招生宣传,吸引更多的第一志愿学生进入每个专业。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继续已经启动的教学改革。减少书本知识的灌输,减少基础医学的课程和时间,让学生在早期接触实践,增加实践机会,并在我们的教育中融入必须的、现实需要的、符合趋势的、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培养;临床医学以外的各专业则应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改变长期按惯性进行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尽早分化,尽早让学生接触具有专业特点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职业思想。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由于近年来的学制等现实原因,生源质量问题逐渐凸显,我们需努力寻找、挖掘、吸引、甄别优秀生源。通过宣传、通过特殊机制、通过善待学生,通过学生对就学期间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导师水平的不断提高吸引好的生源。继续已启动的教改,更加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减少效率低下的课程设置,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

  医学继续教育近年来与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和医学长学制教育平行后受到一定的影响,使各种教育的阶段性切口不整齐,国家对毕业后教育管理规定不一致、不协调。因此需要我们继教部门对此有更清晰的认识。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攻关工作,充分发挥好教育、培训的作用,并争取与政府规定有更合理的对接,使我们的培训得到行业认可,减少学生不必要的重复培训考核。

  我们要继续加强教育教学层面的国际化程度,加强教师培训交流,更要加强各种形式的国际间学生的交流互访。

  我们还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目前因为体制的问题等复杂因素,医疗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几年前相比变得越来越大,就业这个北医人从来“不愁”的事项成为我们面临的新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认真研究,下大功夫去做。促进就业工作也是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负责的体现。我们应将就业问题提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对待。我们必须在每一环节都付出努力才能保证我们的办学实力。要逐步做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

  学生工作、团委工作曾在学生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实施。新的教改计划中,学生工作将更明确地融入我们的人才培养规划,成为综合素质培养的一部分。我们要坚持长期以来多部门密切的配合参与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各种形式进行“全人教育”的好传统。注重医学生全面发展,关心医学生心理健康。我们还将继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软课题研究。北医做过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如毕业生调查、PBL实施效果调查等,均为改革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在当前国家医学教育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我们还应继续加强调研、推进改革,同时为决策部门积极建言献策。

  长期以来,在北医的校园里活跃着全国最好的学生。虽然高考的筛选方法有其弊端,但能进入北大、北医的孩子的确是有很高智商和潜能的学子。保证他们在北医激情不被泯灭,潜能不被压抑,让他们更健康全面地成长,我们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在这个校园里,无论什么样的分工,每一个人都是老师。以学生为本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更加善待我们的学生吧!

  (二)继续潜心科研,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加强遵循规律的科研管理。在我们已经取得大量科研成果的现阶段,我们一要加强临床研究、人群研究的产出,这是医学研究中基础和生命科学研究不可取代的研究,对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理解疾病和更有效地应用新的诊疗手段至关重要,也是一所医学院校研究工作的特点和优势。我们要通过临床研究所搭建一个临床医生可以受到培训、学习、交流、信息获取和组织各类临床研究项目的平台,让流行病学思想方法和偱证医学理念成为临床医生的主流科研方法学。今年以药学院为核心,我们得到了过亿元的创新药物重大专项资助。几年后要有可转化的成果产出。这对我们的合作和整合资源、组织攻关能力是一次考验。我们要认真研讨可行的运作机制、方案,团结协作,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发展交叉学科是我们的另一重要任务,交叉才能产生创新点,而我们须继续在医学内部、医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上下功夫,在找到合作伙伴后潜心坚持。

  高校的研究已从自由探索的纯基础研究扩展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需求导向的应用研究上,这就需要科研管理部门发挥更大的、更有效的作用,组织协调。在科研管理上,无论在经费获取还是项目的过程管理、成果转化上都应继续加强。同时,继续营造好的交流合作的科学氛围,让教师更有积极性地发挥作用。

  在北医,我们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产生于医药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学及其它相关的研究,或发表或被政府相关部门采用。有影响的研究结果也是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我们应有相关政策支持、加强与鼓励。

  我们要继续科学地用好、管理好985工程及211工程经费,使之真正发挥促进北医发展的重要作用,回报国家和社会的厚爱。

  (三)继续做好人事工作。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保护、激励和吸引,保证北医的师资质量。把好职称导向,关注青年教师待遇,抓住机遇吸引更多领军人才到北医工作,进一步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

  (四)继续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保证附属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现有体制和政策,我们还应增强信心、顺应潮流并积极寻求发展。这当中,保证医疗安全与质量是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发展学科、加强临床研究及保障教学,完成教书育人工作也与医院的质量和水平互为因果。对此我们要在医学部和医院两个层面做好保障和促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