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师德先锋 马大龙
马大龙,男,1952年1月生,山东省人,九三学社社员,汉族,研究生学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卫生部医学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主要社会兼职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基础医学组)召集人、国家863计划生物与医药领域专家组副组长,北京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
马大龙教授从事高校教育30余年,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始终耕耘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在培养研究生方面,他更注重能力、素质和人格的培养,他经常对研究生讲的一句话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研究生不仅要学会怎样做科研,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他特别强调创新意识,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潜能,在发现、培育创业创新型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研究生的指导,大到科研思路,小到论文修改,马大龙教授都亲力亲为。基因中心下属6个不同的课题研究组,马老师会针对每一个课题组进行指导,提出很多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他对每一个课题方向上的把握都极为准确,他渊博的知识和开创性的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受益匪浅。平时学生们如果有问题到马老师的办公室请教,他总是先放下手边的事情,耐心与学生交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及困惑,开阔他们的研究思路,从各方面给予帮助、鼓励和支持,他睿智的语言和独辟蹊径的研究思路启迪着与他交流的每一个学生。他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二十多年来,他指导的研究生都能够按时完成课题研究,并拿到学位,至今无一人延期毕业。他先后培养出硕士12名,博士34名、博士后10名,联合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余人,全国各地的进修生100余人。他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高尚感人的人格魅力,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与他接触的每一个人。学生们庆幸自己遇到了这样的恩师,在科研、教学以及做人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培养和熏陶。目前他教授过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多人已在相关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基因中心目前有近60人的大家庭,是马大龙教授一手培养起来的,他以自身的人文气质和人格魅力营造了民主、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他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高贵品质为身边的人树立了榜样。
马大龙教授常年兼任多项社会职务,社会工作非常繁忙,但他常说行政职务是暂时的,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只要没有开会,你总能在办公室找到他。看最新的研究文献是他几十年养成的一个习惯,只要是与课题有关的信息,他都会下载下来发给基因中心的各个课题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常常感叹他对科学前沿的准确把握以及广博精深的知识面。
作为一个社会学家,马大龙教授也经常给中心的老师和同学畅谈国内外的时事、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政策、绿色环保、社会公德等各个方面,教导师生做一个爱国、正直、敢于承担、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经常提醒师生抵制社会上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等学术不正之风,不要盲目地追求文章数量和影响因子,提倡脚踏实地,学术严谨。他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坦荡无私,作风正派,坚持真理,从不阿谀奉承,投机取巧,不为名利而折腰;他洁身自好,能够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坚守住自己的本性,不随波逐流。他心平气和地待人,不与人为难作对的处世哲学,体现出了他的真才实学、人文气质与才情侠骨,他的一言一行无不震撼着与他接触的师生员工。
无论从哪方面讲,马大龙教授都无愧于一位真正的学者,教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