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和国一起走过——喜迎国庆60周年征文作品(二)
感受工会十年变迁
□人民医院工会 郭轶含
刚参加工作时,工会给我的印象是逢年过节的几张电影票。那时候,只有坐在电影院里享受大银幕带来的视觉冲击时,才会觉得参加工会真好……10年后,工会活动已经贯穿于一年四季的工作生活中,具体到春节时的文艺汇演、文化庙会;度假、旅游中的湖光山色;八大节日的福利品发放;运动场上的奋勇拼搏;生病时的嘘寒问暖;贫困职工的雪中送炭;合作学校的贴心服务;各种保险的切实保障……
相信在今天,谈起工会,每个人都能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工会给人的印象早已不是多年前的几张电影票,教职工之家以崭新的面貌诠释出了新的意义。
一、丰富文化生活,促进全民健身,职工文体活动异彩纷呈
开展文体活动是工会组织的传统职能。文体活动的发展,能最大限度展示和发挥人们的潜能和才华,还能产生一种集体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工作,是体现医院生机、活力、和谐度的指标之一。
1、宣传到位,为文体活动广泛覆盖打造思想基础
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重在 “落实”二字上下功夫。落实的如何,衡量标准在于“三个是否”。一看是否有好的组织、创意;二看是否有职工踊跃参加;三看是否取得良好的反响。每年,工会组织在充分了解职工群众所好所需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文体活动计划,并综合利用局域信息网络、海报等多种宣传途径进行宣传。同时,还向活动积极分子征求意见和建议,共同策划活动,使广大职工明白开展活动的意义、了解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促使其积极投身于各项活动中去。开展文体活动做到了策划、宣传、总结一条龙,从而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支持、广泛参与。
2、领导重视,保障有力,职工文体活动异彩纷呈。
工会组织作为职工文体活动的最主要组织者,各项工作的开展均得到了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各级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
文体活动日渐活跃首先要得益于党政工协调一致的工作保障。资金支持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医院每年拿出足额的经费用于各项文体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各下属协会的维护;政策支持是提高职工参与率的有力砝码,工会组织各项活动需要职工请假或调休时,相关部门及时给予支持,从而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科主任的重视是工会活动人气飙升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组织支持奠定了职工参与活动的覆盖率。
正是由于保障有力,以2009年为例,春节文化庙会,参与职工达2700余人;春季运动会,亲临开幕式的院领导有11人,共有87位科主任、2000余名教职工来到赛场;2008年的爬楼比赛,800多职工踊跃参加;笑迎奥运笑脸征集活动,1000余人热烈响应;老院分工会连续数年举办三八厨艺比赛,多位院领导亲临现场与众同贺;医学部精品活动“硬笔书法比赛”对于纠正医疗工作和管理行文中字迹潦草现象起了积极作用。
自2007年开始,重新整顿了瑜珈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等。我院羽毛球协会参加北京市、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的系列比赛,屡获得好成绩,被北京大学评为先进群体团体;乒乓球协会多次举办职工乒乓球比赛,起到了娱乐、促进、推新、发展的作用,并在北京市卫生局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2009年,“爱心在手,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隆重登场。财务篇、护理篇、感控篇、内科篇、外科篇异彩纷呈。独特的创意、精彩的比赛、热闹的场景在全院掀起一场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热潮。
10年磨一剑,医院党政领导的重视加上我院工会组织的悉心摸索,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灵活、生动和广泛的参与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而深受职工们的欢迎。
3、顺应需求、服务大局、共创和谐。
工会按照职工不同层次的要求,调整了职工文体活动的内容,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开展活动有针对性。
我院工会开展了适合中老年人的太极拳、扑克牌、沙壶球比赛;适合中青年的竞技比赛——拔河、跳绳、踢毽子比赛、呼拉圈比赛等。
各种情趣比赛不仅有益于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教职工生活质量,提升了医院文化品位,还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发扬传统,再接再厉,做教职工的贴心人
近年来,职工福利实物发放渐趋多样,从十年前的电影票升级到今天的八大传统节日均有慰问品发放,花生油、绿色鸡蛋、大米、鸭蛋、粽子应有尽有;每到职工逢五逢十过生日,工会还会为其制定蛋糕以示庆贺;两节期间慰问长期病人、特困人员、老领导及退休的工会干部。2007年开始,我院工会为职工子女就近入学搭建桥梁,最初只有一所中学,如今幼儿园、小学、初中均有学校合作,为部分职工子女解决入学问题,使职工能够安心工作。
为了配合医院中心工作的开展,工会还多次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就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进行了座谈,如:住房公积金的发放、住房补贴、奖金分配、食堂伙食等等;2008年,协助完成男女职工查体2800余人,其中包括生化、胸片、B超、乳腺、妇科等检查,首次实现了全院工会会员查体的全覆盖。
2008年我国历经了汶川地震和奥运盛事。为了使我院参加抗震救灾和服务奥运的志愿者能够安心工作,工会承担起了后勤保障任务,为志愿者提供电话卡;准备了生活用品上门对家属进行慰问;“六一”儿童节还为其子女送去节日礼物,切实做到保障有力。
近年来,工会组织职工参加各种保险,如女工四病保险、职工重疾保险、为职工子女办理儿童保险、以及由人民医院工会发起的医院内职工抗癌基金,使许多职工已深受其益。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周末度假成为职工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了身心、减轻了压力的良好方式之一。工会多次组织职工进行周末度假,用贴心的行程、优美的环境、丰富的娱乐项目、可口的美食、周密的组织为职工们营造了一个互相交流、联络感情的平台,把职工们一周的疲惫一扫而尽。
2007年“双代会”之后,“民主管理、院务公开”工作全面开展并日渐深入人心,院务公开制度使得广大职工对重大事情和关注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切身利益相关问题都做到心如明镜,职工们建言献策,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如:伙食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在加强食堂管理和改善菜品质量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对提高职工餐饮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009年,医院民主管理监督委员会正式成立。民监会各小组对新老院职工食堂、电梯、门诊楼等地方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倾听了工作人员及病人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病房楼设施管理、停车处、班车等关乎医院发展和职工权益的诸多细节问题进行督察,在有关行政部门的努力下,许多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的解决。
医院在发展,工会组织也在不断壮大。我院工会围绕着医院发展、权益维护、文体活动、服务职工开展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职工的信赖和拥护。十年弹指一挥间,我院工会已升华成为有作为、有吸引力、有凝聚力、有号召力的教职工之家。
感悟插队的日子
□医学部后勤房地产管理中心 段海燕
对于我们这一代解放后出生的人,老一辈总是说你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赶上好时光了。
1956年,我出生在北京城的一个四合院里。听我父母讲,他们都是三辈儿以上的“老北京”,只有解放以后,才感到了做一个北京人的骄傲和自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更是亲眼见证了从解放初到改革开放五十多年来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经历了和祖国一起成长的艰辛与坎坷。
我最早的成长记忆,就是上小学时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受到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育。那时的我怀着美好的理想,憧憬着祖国的未来。脑子里每天想的就是考一百分,将来上一所好大学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那时的北京每天都发生着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在脚下延伸……,这些都鼓舞着我更加树立起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理想。
1973年我初中毕业了,那时正是祖国上下广泛宣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年代。一代热血青年的大学梦在一片锣鼓喧天凯歌高奏的喧嚣中破碎了。我响应号召来到北京郊区做了一名插队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自己虽然没有像哥哥那样在兵团一干就是八年,但那仅仅两年的知青生活,使我这个城里人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中国农村生产力的极端落后。每当回忆起那段难忘的经历,我总会想到那句代代传颂经久不衰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条件艰苦,憨厚朴实的贫下中农还是用当地最好的条件,最高的礼节热情地欢迎了我们的到来。记得插队的当天,队里用一辆马车把我们接了去,开始没有宿舍,住在老乡家里。一年后我们住进了知青宿舍,都是公社筹措资金搭建起来的,吃饭由生产队里专门供应口粮和蔬菜。我们每天早晨伴着东方微露的晨曦,随着生产队的钟声下地,晚上,带着一身疲惫,裹着泥土和汗水浸透的衣服归来。那时的理想简单而又朴实即:虚心接受再教育,立志建设新农村。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伴随着每一天的日出日落,我逐渐学会了播种、打药、浇地和施肥。我们在共同的劳动中和当地的农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记得有一次,那是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架豆田里耪地,因为中暑我晕倒了。当地的一个女青年立刻背着我去了医疗站。我只记得她是团支部书记,叫大琴。后来听说她嫁到外村去了,嫁到了哪里我不太清楚。她比我大几岁,离开农村后我一直没再见过她,现在也应该当奶奶了吧。在那些面向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我们有和贫下中农一起劳动的艰辛,也有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看着一片片麦苗在春风里摇摇晃晃地长起来了,看着那装满黄瓜白菜的大车运向了城里,那种收获的喜悦常常溢于言表。我感谢插队给我成长带来的收获,没有插队的经历,就不会有我今天吃苦耐劳、勤于奉献的坚强意志。插队磨练了我们这一代热血青年的意志,锻炼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坦然面对挫折战胜自我的勇气,可以说特殊的年代赋予了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品质。
2007年,我们几个知青又一起回到了那个曾经插队的村子,当我得知我插队时住过的老乡家的老妈妈临终时想见我而不得的时候,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了,原来那段生活不仅给我们知青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也给当地农民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中间已经有当爷爷奶奶的了,但我们和农村的感情是深厚的,至今与老乡们沟通起来都没有距离。
上山下乡是共和国一段特殊的历史,是一代人从理想走向现实,了解社会感悟人生的梦,她承载了2000万城市知识青年的青春和汗水,书写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理想”的热血诗章,那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插队知青如今已经两鬓染霜,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我们还时常聚会,共同的经历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感慨。虽然有的人现在已经成了私企老板,有的人当上了单位里的领导,还有的人工作虽不显赫却过着平凡而满足的生活,也有的已经退休了,但一谈到插队,大家似乎一下子又回到青春的时光,有着扯不完的话题。其实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而这理想只有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会变得绚丽多彩。听说我们当中有的人后来曾经带着自己的儿子孙子重回“故里”,寻找他们当年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痕迹,探访曾经关怀、呵护并教会了他们生活的老乡。他们其实是想告诉儿孙,苦难的经历是人生的重要财富,想做大事必须先从小事做起。
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个春秋,一代又一代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成长起来的人现在已经变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也已有了显著的提高。我们这些曾经插过队的人该怎样面对今天一日千里的发展形势?我想我们应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始终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因为祖国的昌盛和繁荣需要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的共同的努力。
心系祖国 情系白衣
□北医三院眼科 车颖
今年的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日。六十年来,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中国人民,都深深感受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祖国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巨大提升,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医学在世界的行业领域中占得了一席之地。
尤记建国初期,我国由于长期的战争,社会的各个方面均停滞在落后阶段,百业待兴,医疗水平也不例外,医药的不足,医疗设备的落后以及医护人员的匮乏等都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难题。当时,一场泛滥的血吸虫病就导致全国大概1160万人患病,其中晚期病例约60万,而毛主席更是在消灭血吸虫病的过程中写下些了著名诗篇《送瘟神》。现如今,该病在我国早已基本灭绝……
六十年里,我国不仅完善并出台了多项医疗方面的政策、法规,还积极扶持医疗科研技术的发展。现在我国的医疗技术已不容小觑,多项位居世界前列的医疗技术、一流的医疗器械、多个医疗创新发明等等……都彰显着我国雄厚的医疗实力。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改革的号角如春雷春雨,唤醒洗礼了整个华夏大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政府在着力推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迅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965年,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1988年,龙年,新中国诞生了一个不寻常的龙的传人―――首例试管婴儿;1992年,我国第一例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在哈尔滨获得成功,此患者已存活了17年……。这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是老一辈医学家们不懈奋斗的结果,是他们的辛勤努力开启了我国医学领域一个又一个的新篇章,如今我们新一辈的医学人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不断探索,始终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着。
2003年,紧随新春佳节而来的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春天。一种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的呼吸道传染病在毫无预兆的情形下肆虐成灾,迅速波及了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与病魔做着激烈的斗争,医务人员义不容辞地冲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第一线,他们是多么勇敢,多么的坚强!为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为了非典患者的康复,他们走上了最危险的路,舍生望死的拼命工作着。他们为了人民,为了病人,夜以继日的工作,大公无私。他们是最勇敢的人,是最坚强的人!他们,永不动摇的驻守在最光荣的岗位上!
今年春天,又一种传染性疾病---H1N1甲型流感侵袭了中国许多城市和地区,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警告级别升到了最高级——6级,医务人员对这种病毒的防范和备战也达到了最高级,严密部署、加强监控、积极治疗,我们相信,任何疾病都战胜不了久经考验的白衣天使,在这场与病魔斗争的战场上,胜利终归属于我们!
60年的发展变化,承载着几代人的心血,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审视60年伟大历程,不仅真切感受到发展的巨变,还从中收获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伟大成就已经载入史册,辉煌伟业需要我们继续奋斗。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发展、实现新的崛起的重要时期,卫生事业也处于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肩负着更加光荣的历史使命。做到任何时候不含糊、不动摇;坚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夯实人生成长进步的基石;坚持脚踏实地,提高创业意识和本领,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去闯新路、创新业、建新功;坚持传统美德,甘于奉献,乐于在基层和艰苦的岗位磨砺自己,心系祖国,情系白衣,相信我们年轻的医学人一定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再创辉煌!
祖国,爱
□北医三院放射科 韩嵩博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代题记
“国庆”,意味着人们带来喜庆,带来诗意,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特别是今年的秋天,更是非同一般,非比寻常。在这金色的季节,共和国每一平方公里的热土都浸透着欢欣与幸福,流淌着甜蜜与歌唱。十三亿华夏儿女以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着金色的理想与憧憬,放飞着坚如磐石的信念与对伟大祖国赞美的诗行!
那么,“祖国”,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祖国”,是用乳汁哺育我长大的母亲;是让我学会勇敢坚强的父亲;是我成长道路上为我指引的老师……岳飞的一阕《满江红》,梁启超的一则《中国少年说》,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鲁迅的一声《呐喊》……我看到了祖国不屈的坚强脊梁和自强不息!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神圣与尊严。
“祖国”,是在神州大地、异国他乡我所见到的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是新华门上庄严而神圣的国徽;是天安门广场上方湛蓝清透的天……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徐霞客在神州大地上留下的串串脚印……我看到了祖国坚韧与顽强,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
“祖国”,是东海泛起点点白帆;是西山晚霞中的片片红叶;是龙井茉莉般沁香的绿茶;是景德镇柔滑飘逸的瓷器;是黄河的浪涛汹涌,长江的巨龙奔腾;是龙门石窟的惊世;敦煌壁画的绚丽……《诗经》中关睢的歌喉;屈原《橘颂》的音韵;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我看到了祖国历史的恢宏,岁月的辉煌,壮丽山河的亮丽风景。
“祖国”,是描绘现代化蓝图,是指引前进方向的罗盘,是传播文明的活字印刷;是庆祝节日用火药制成的喜庆鞭炮和向夜空喷洒的五彩缤纷的礼花……
祖国,您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驶来;从神州7号飞船遨游太空的喜讯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图和乡村富裕文明畅想曲中驶来。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辽阔的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有过辉煌,有过挫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三代领导人和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敲响那一排排古老而悠扬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六十年缤纷春秋,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
祖国——母亲!
公元2009,在汶川大地震面前,我们毫不屈服。面孔不同,身影不同,声音不同……但,从这些种种“不同”中,都透露出“相同”的坚强、“相同”的信念。举国上下,人们携手,人们同行,人们共勉!“多难兴邦”,家园的毁灭,亲人的离去,都打不垮、撼不动英雄的中国人民!送别故去的同胞,拭去脸颊的泪水,我们不言悲痛,坚强!因为还在的人,都是祖国母亲的明天与希望。
公元2009,在奥运会面前,在国际世界大家庭面前,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团结,中国的强。51枚金牌,闪闪在众人面前,我们自豪地说:“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我们终将走向辉煌!”东方雄狮一定会久久伫立在东方,比先前任何时候更加威猛……
亲爱的祖国母亲,让我们以采薇采茶之手,编制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之声,在金黄的季节里,唱响祖国之歌,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祖国母亲古老而伟大,我们的祖国母亲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重获新生。为了祖国母亲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母亲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六十年前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令大海回波!
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六十年的扬弃和继承,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母亲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母亲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母亲的一身彩霞。
置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品味着那过去的兴奋与悲痛;放眼未来,我们发现,前方的道路更遥远更艰难。新的征途已经开始,让我们在新世纪初把科学、理性、民主,进步作为自己的伟大目标,让我们用高尚的品德,优异的成绩回馈于我们的祖国母亲。将中华儿女的豪气与龙的传人的胆魄融于自己青春,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爱。
迎着太阳,秋风送爽,华夏儿女们,让我们站在古老的长城上深情而豪迈,端起金杯,痛饮欢庆的美酒;让我们轻轻柔扶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共同为我们亲爱的祖国母亲60岁生日祝福,国泰民安,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