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雨
医学部产业 梁峰霞
又是一个细雨霏霏的夜晚,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我的思绪活泼起来。
几天来阴雨绵绵,昨天下午滴了几点,但到傍晚就停了,余下清新的空气让户外的人们静静地呼吸。今天的雨也是从下午开始,只是到现在还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而且好象还大了些。雨点打在窗外遮雨苫布上的声音那麽亲切、熟悉,我知道我又想起小时侯在奶奶家住的日子来了。那时人们都用苫布来遮挡窗外有可能溅进来的雨点,而且每个窗子都有一个。用木条固定着挂在窗外,有一根粗木棍撑着,不用的时候就放下。每当下雨,我都会细细倾听雨点落在苫布上的声音,与打在地上的雨声相比,有些粗浊,有些厚重,甚至有些嘶哑,这特殊质地的声音让躲在屋里的我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安全感。雨滴落在厚厚的塑料布上的声音也与此类似,以前人们大都没有专门的雨具,下雨时披一块塑料布顶在头上,一溜小跑着到他必须要去的地方,躲在这样的塑料布下同样是安全的。
雨越下得大了,打在苫布上的声音更加粗哑起来,这样地下了一会儿后,好象是音乐又变换了一个旋律,雨声渐轻,紧接着又强调了两声,就又慢下来。仍然是淅淅沥沥,然而却显得很有耐性,大有持续一夜的势头,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下得透了吧。昨天的雨水是溢满了忍不住地落下来,就象是一个人流了几滴实在无法下咽的眼泪,今天才算是痛痛快快哭了,不是嚎啕大哭,是那种有节制地通畅地哭。
夜很清净,有这样的雨声做伴,实在不想就此睡下去。我喜欢这样听着打在苫布上的雨声,直到它停止的那一刻。
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姥姥家住的日子。雨水多的日子里,姥姥常给我们做撒粥吃,因为吃这个能保暖。玉米面撒在滚开的水里,搅成稠稠的粥,再撒上些甜面子,就当是佐料了。一大家子人坐在门口,一边观雨,一边吃着香香的素朴的撒粥,感觉着日子的平淡和富足。姥爷常常是天不亮就到地里劳作,雨天则成了他的假日。这时他端着撒粥坐在门槛上,裤腿卷到膝盖,露出白白的腿肚和红红的脚面,姥爷的皮肤很细很白,但他裸露出来的脖子、手和脚都是红彤彤的。我记得我特别爱吃撒粥,爱在下雨时坐在门前看那雨丝滴落,看那小院子中的苹果树和梨树沐浴在雨滴中的快乐,也特别爱看姥爷卷着裤腿大口吃撒粥的样子,我感觉撒粥特别香,特别甜。
雨依然下着,下着,我聆听着它的声音,化为了它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