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房子变成家
公共卫生学院 周小平
朋友在电台做午夜“悄悄话”节目,让我去做一期特邀主持。我说“不行、不行,没做过”。她说“你学过心理学又在学校工作,没问题”。想想也是,就答应了。
那是一档午夜节目,我一般不到12点眼睛就睁不开了,从来没听过这档节目,没想到这么热闹。在接了几个诉说感情的电话之后,一个女人的声音,很低,很慢“我是一个30岁的外地女人,长得不漂亮,未婚。应聘到北京一家小公司做文员,在城乡结合部租一间十来米的房子。收入不高,交房租、吃饭之后,剩不了什么钱。我与同事来往不多,没有男朋友。一个人吃饭没味,通常在外面胡乱吃点,才回那个冷冰冰布满灰尘的屋子,我不知道前途在哪儿,活着有什么意思,您说我应当怎么办?”
我楞了一下,想起自己在这个岁数时,正在中学教书,因为与领导闹矛盾,头儿借着我休产假的机会让别人顶替我。我不知道前途在哪儿,绝望……,人总有在低谷的时候,重要的是调整心态。
我建议她从改善居住环境做起,“把房子变成家”。“怎么把房子变成家?”她问。我说“提几个建议,不一定有用。先把房子打扫干净,然后去商店挑一块喜欢的、亮丽一点的花布,把窗帘、床单、桌布都换掉。买一小盆花,那种好伺候容易养的。给自己挑一盏漂亮的台灯放在床头,买本书放在那儿,睡前读读。到报亭买一份报纸,看看广告栏,有很多健身班、手工坊班、绘画班,挑一个喜欢的班报名,花不了多少钱,借机走出去认识朋友,让自己快乐进来。”
过了一段时间,同学转来一封信,是那个女孩的。“姐姐:你好,先谢谢你。我按照你的建议把房间装饰了一下,点亮了台灯。然后报名参加一个‘十字绣班’,学了一段时间,已经绣了一幅挂在墙上了,嘻嘻,手笨不太好看,反正自己看,凑合了。通过十字绣班认识许多朋友,还请朋友们来我家包饺子,她们看见我漂亮的小屋都羡慕呢。和面的李大姐说她婆婆中风瘫痪7年了,大小便都在屋里,她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还在大学读书的小刘姑娘说‘姐姐你太幸福了,一人住,我们宿舍6个同学,她们的男朋友几乎天天来,我想换衣服都不方便,更别说读书了,烦死了’。
那个挺有钱的姐姐饺子皮撖得可好了,她叹气说‘真想给自己心爱的人包饺子,可是他是海员,一年大半年都在外面,孩子都怀不上,我又没工作,在屋里闷死了’。我现在才知道自己原来真的很幸运:有一间房子,一个自由的空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一份糊口的工作,以前我没有好好体会,总是抱怨。小刘姑娘说她哥哥是刑警,很忙、很累、很危险,他希望有一个文静、贤惠的妻子,有一个安静、稳定的家。她觉得我特别合适,希望介绍我们认识。我见过那个男人来接她,高大帅气,以为是她男朋友,嫉妒得要死。
现在我特别喜欢自己的‘家’,每天下班急忙回家,先打开床头漂亮的莲花台灯,淡绿的青竹窗帘让屋子总是沐浴在春风里。然后浇我的‘非洲堇’,它回报我美丽的紫色,粉色,蓝色的花。认真地炒几个菜,犒劳辛苦的我,有时候警察哥哥来做个拿手菜。呵呵,我们的关系稍后再告诉你。夜深了,我靠在床头看书,这几天看的是汪曾祺的‘人间草木’真是本好书。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只是因为点亮心里的那盏灯,把房子变成了‘家’,谢谢姐姐”。
(此篇文章荣获2013年“牵手幸福 拥抱快乐”读书征文活动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