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助人为乐不容易

公共卫生学院  周小平

某电视台推出一档“寻找助人为乐好心人”节目,记者装扮成需要帮助的人,奖品是一台大电视。当然,扶老奶奶过马路不能得电视,策划的“困难”难度不小。有个女孩儿车坏了,她在路边拦车,很多车经过没停,我想“要是我也不停,因为‘不会修’”。有个出租车停下来了,看了看“爆胎了”,大热天干这种脏乱差的活,耽误挣钱,小伙子开走了。另一出租车停下来,下来个大叔,他看女孩儿需要帮助,二话没说挽起袖子把轮胎换好,小姑娘感谢并代表电视台送一台大电视。谁都有困难的时候,这个节目鼓励人们助人为乐,互相帮助,让社会充满爱,说着容易,做着难。

周未我们去郊区爬山,住在农家院,周日中午回京。刚进门,老公说“你看见我蓝短袖了吗?”“没有,不都是自己收自己的衣服吗?”他说“坏了,大概裹被子里没看到,行驶本,驾驶证,身份证都在衣服兜里”,我倒吸口凉气“没本就这么开回来了”。马上打114,人家给了村委会电话,响了很久没人接“双休日没人上班”。老公说“要不我跑一趟”,这是下下策,往返200多公里,人困马乏,容易出事。
     我寻思着现在网络发达,不少农家院都上网宣传,输入村子名字,找到一家“钓友之家”,有手机号。打过去,一女子接的,我说了情况,她说“帮不了,我孩子发烧,正要去医院瞧病”。我赶紧求人家“真的是走投无路才麻烦您,您看能不能帮忙传个条子,把我手机号给他家”。她松了松口“谁家?”我只知道他家门牌号是“XX村7号”。她说“下桥左手第一家?”我说“是”,她说“谁家都管,她家的事不管,我们两家有‘过结’不来往”,然后“啪”,挂了电话。
    不死心,又找到村里另一家“某大娘农家乐”,一个中年女性接电话,她挺热心说“我知道他家,就是离俺们家有三里地,这大热天的,你再找别人吧”,挂了。这可怎么办,离着那么远,有劲使不上。有点绝望了,难不成非得跑一趟,想想就头大。

突然想起在村里溜达时,看到村委会有人施工,说是盖“医务室”。有人干活,肯定得有人管吧,碰碰运气,又拨村委会电话,响了很久,终于有个男人接了。我赶紧说明情况,他问那家人姓什么,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昨天因为我们人多,男主人说去村委会值班,把房子腾给我们”,那个男人说“知道了,是老齐家,你别挂电话啊,我打电话问问”。电话里听老齐说的确有件衣服,里面有证件,他们也着急,但不知道怎么找失主。

特别幸运的是,老齐的儿子带着老婆孩子回来看父母,他明天回在北京城里上班。我们跟小齐互留了电话,约好第二天去他单位取证件。都搞定了看看表“下午2点了”,这会儿才感觉饿了,简单煮碗面吃了。

第二天我让老公买了水果去小齐单位。小齐是个厚道的小伙子,给了证件,退了水果。

我发现“助人为乐”喊口号还成,真正做起来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前不久接一个老人电话“请找张XX”,是个陌生的名字。老人说他们中学毕业50年聚会,只知道这个同学大学毕业留校,后来就联系不上了,他俩曾经上下铺,非常想念他。我请老人留了电话,然后狂打各年龄段退休老师电话,问了一圈都没听说过这人,眼看到下班时间了,我的热情大减,只是想到帮助我们的小齐一家,不太好意思放弃。

最后问到以前的老院长,他说“知道这个人,早就去美国了,没留联系方式......”。赶紧把信息转达给老人,他谢了又谢,我心情愉快地下班了。

每个人热心一点,耐心一点,这个社会就能温暖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