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医学人文,心音坊在路上
发布日期:2019-12-0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 何双智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行,很高兴能趁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机会,与大家分享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感人故事。
比起其他综合医院,来肿瘤医院就诊的患者和家属大多十分紧张焦虑,我们希望能给他们塑造更加舒适的就医环境、安抚不良的情绪。于是在我院党委书记朱军教授、院长季加孚教授等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康复科唐丽丽主任团队的努力下,“心音坊”——一个服务于患者的志愿服务组织在肿瘤医院开始萌芽。
“心音坊”自2015年底成立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志愿者在就诊大厅演奏优美的音乐,志愿者和患者之间,每天都演绎着人间真情。
那是一年的中秋节,年过6旬的志愿者白安丹老师如约来到“心音坊”。演奏结束时,她听到一位姑娘轻声地道谢,“我妈妈很喜欢您的琴声,她住院的时候每天都来。但是她今天走了……”语句虽轻却满含悲伤。本已完成志愿工作的白阿姨却没有选择离开,她为失去了亲人的姑娘弹奏了一首《少女的祈祷》,祝福老人在天堂安息。音乐再次响起,伴随着眼泪,也充满安慰和希望。
时光荏苒,三年间,心音坊在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以及我院全体职工的支持下发展壮大。至今共完成两千余次志愿服务,14次病房慰问演出,服务时长近五千个小时,服务患者上百万人次。
正如詹启敏院士所说,人文关怀与医疗技术是医学的两只翅膀,只有比翼,才能齐飞。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一直努力发扬志愿者精神,践行医学人文。心音坊依然在路上,我们愿以最饱满的热情,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