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医学是“温暖”的科学——有感于“人文医学沟通技能竞赛启动仪式”

  肿瘤医院介入科  张宏志

不知从何时起,医生成了用“三机(诊疗靠机器,机械照搬指南,迷信统计随即”,靠“三屏(大中小)”的“科学医生”,医学成了“医生—脏器”,“医生—疾病”,“金属—肉体”的“无人医学”,而病人则成了某种疾病或某个脏器的载体。在这种诊疗模式下,医生与患者之间少了交流与沟通,医院仅仅是化验与检查的地方,病人真的是来看病,而不是“看医生”。

“医学是‘温暖’的科学”,这是在这次启动仪式上,顾晋教授在他的讲演中提到的。“温暖”是什么?它提醒我们,医学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和检查结果,在专业技术之外,还应该有更多的人文关怀。

记得有位同事曾向我们讲述了她的一次就医经历。那是一所部队医院,硬件设施自不必说,让她感到不同的是,接待她的那些年轻的护士们,都亲切地叫她——阿姨。“阿姨您来了”,“阿姨您这边坐”,一声声听似普通的问候,仿佛是你邻家或朋友的闺女在招呼你,一种久违的亲切与温暖。接下来的过程依旧是化验、交费、开药……,但我能感觉到,这是一次愉快的就医经历。在这里,这种对医患沟通细节的把握,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它恰恰提示出,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的作用,已远远超过了医生的专业素质本身。试想,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真正以病人为中心,让医患沟通更加深入、更加充分,那对方也会相对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而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

也许,有效的沟通并不会从根本上化解目前的医患矛盾,但它会是一剂润滑剂,为改善当前不甚和谐的医疗环境增添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