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闻过”,音相同意相去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许秀菊
我们常把过错、过失称之为“过”。
由于每个人的阅历、经历有限,思考、判断能力有束,故会对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意想不周,从而导致“过”的产生。人非圣贤,即有差池在所难免。可是,对待“过”是“文过”还是“闻过”,这态度却是大相径庭。刘少奇同志曾把人对错误的态度分为三种:改正得快,改正得慢和死而不改。
“文过”则是改正得慢,或更准确地说是死而不改。那么什么是“文过”呢?我们常用一个成语---文过饰非,解释为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过失和错误。其中的“文”和“饰”都是掩盖、掩饰的意思;“过”和“非”皆为过失、错误的意思。
说起“文过饰非”还有一个典故。 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及外交上丧权辱国的官员又重新起用。有直谏名声的御史陈庆镛进士,上奏认为不应起用有罪官员,希望皇帝收回成命。这本奏章呈上,宣宗道光帝嘉奖了他,并指示说:“我没有了解人的英明,以致于琦善、奕经、文蔚等人战败,出师失利,只有反回来检查责备我自己,不想推罪过给群臣。现在御史陈庆镛呈请我收回已经发布出去的命令,我不是用好听言词来掩饰自己错误的君主,我怎能袒护包庇他们呢?”又革去琦善等人已经新任命的官职,命令这些有罪官员在家里关起门来反思自己的过失。
我这里有一段南怀谨先生读此典故的议论:讲到人生的修养,后来中国文学中常用“文过饰非”四个字,其出典在此。自己有过错了,粉饰一下,掩护一下。子夏说,一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想办法说出一套理由,把过错掩盖起来,一个君子自己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然有一点黑影,大家看得见,可是等一下就会过,仍不失原有的光明。
从这段议论中,我们不难判断南怀瑾先生批评了“文过”,赞赏了什么呢?我理解就是赞赏了“闻过”,即刘少奇同志的“改正得快”。
“闻过”,即喜欢听到别人的批评。我推崇乐于接受指责、善于自省错误、勇于矫正不良的态度和行为,认为这既是一种气度和胸襟,又是立我、富我、强我的阶梯。
“闻过则喜”为智慧。孔子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把别人能够指出自己的过错看作是一件大幸事。这样可以用他人的正确眼光纠正自己的偏差,即用他人的智来慧自己的言行。
“闻过则省”为修身。老子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里的修身,是指修养身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不断内省,“日日知非,日日思过”,保持戒惧心态择善而从。在立德、立本方面,我们应该自觉地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他们给我们做出了表率。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12月21日为悼念白求恩同志发表的《纪念白求恩》中,高度评价了这位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战士,并倡导全党同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修身立德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反躬自省、自我批评;“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强调的是遵纪守法、不碰底线;“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强调的是防微杜渐、不弃微末;“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强调的是领导干部要管住自己的欲望。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名言典故,为领导干部崇德修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给出生动标注,这与党员干部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保持本色的必然要求高度契合。
“闻过则改”为成长。知错必改是闻过的目的,是“闻过则喜”“闻过则省”后的行动,它代表着美德、责任和成长。歌德曾说:“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和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 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直为他“—生最大错事”而愧疚。1917年,也就是他创立广义相对论的第二年,为了解释宇宙的稳恒态性问题进行研究,他发现引力场方程的宇宙解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然而,1922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求出了这个方程的另—个动态解;1927年比利时学者勒梅特也独立求得同—解。他们从数学角度证明,宇宙不是静态的,而爱因斯坦仍然不肯接受这个结果,坚持他的静态宇宙模型观。两年后,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远距星云的观测,支持了弗里德曼等人的动态宇宙模型,也改变了爱因斯坦对宇宙的看法。后来,在他70岁生日之时,还向好友索洛文表示:“我感到在我的工作中没有—个概念是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般是正确的。”爱因斯坦把坚持静态宇宙模型的失误称为他“—生中最大的错事”,并收回了对弗里德曼等人的批评。这样—位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能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谦虚地回顾自己已被世人承认和称颂的成就,说明了爱因斯坦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坦荡胸怀。这也正是爱因斯坦能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文过是虚伪的渊薮,闻过且改过才是诚实的品格。现代科学精神的实质是实事求是,是批判。一人、一家、一社团、一国家,在其生存的道路上,欲求得不断之进步,那就需不断自省,就必须一面自省,一面批判,如此方才能不断的进步。我想说,我们不要“文过”要“闻过”,要闻过改过后的“一潭清水”“一身轻松”。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为着人民的幸福生活,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为着“寰球同此凉热”,我们带着清晰的思路、清净的思想、清新的人格,昂扬新时代,焕发新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