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更要“节流”
公共卫生学院 周小平
看网上记者与院士对话中谈到南水北调工程,院士说“北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城市之一。由于北京人口近年来增加太多,南水北调规划论证的时候,北京人口是1200多万,现在达到了2100万。以色列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为300立方米,而北京人均水量只有100立方米……。”
我觉得中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注重开源更要注重“节流”:节约用水。上月我交水费,物业说我家用水量比别人少一半,这是表扬我这个家庭主妇呢,“心里美”。这个楼2003年建好,住户都是前后脚住进来的,相当于“同一起跑线”,去掉人口及其他因素,我家属于“节约型家庭”,自来水从来没有直接流到下水道。卫生间放着三个水桶,平时洗衣机的水保留起来,或者冲厕所或者擦地。洗菜的水浇花或擦拭厨具等也是常规行为,一天两天看不出来,坚持10年,效果显著。
出国旅游看到很多节能环保的措施,感受很深。在德国的一家宾馆,卫生间墙上贴着宣传画“沙漠里,一个男人站洗澡盆里茫然看着四周,澡盆里一滴水都没有”,连小朋友都能看明白“如果不节约用水,地球资源用尽,下场就是这样”。在意大利,人们对节约用水的措施很到位,无论大小宾馆卫生间冲水按纽大小不同,代表“大水量,小水量”两档,供人们不同需要使用。
新加坡资源匮乏,当地人对能源的忧患意识非常强烈。从机场出来坐上大巴,首先认识导游小王。他热情地向客人问候及报上自己的姓名之后就开始介绍新加坡的情况,内容基本上围绕节能、环保主题“新加坡弹丸之地,资源匮乏但常住人口300多万,流动人口90多万,吃的、用的大部分依赖进口,包括蔬菜、花卉、服装、日用品,填海用的海沙都得花钱,就连喝的水也是从马来西亚买的,拜托大家一定要节约,千万不能浪费,请把没喝完的水灌到瓶子里带走。”他说新加坡节能和环保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孩子都自觉节能环保。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新加坡动物园,管理者利用小朋友多的便利条件,进行爱护动物、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动物园设立了一个“新加坡周边城市年降水量”的展览:一溜不同水位的量水瓶下面是地区名,哪儿是丰水区,哪儿是一般缺水区,北京排倒数第二:浅浅的一点水,不到量水瓶的五分之一,属“极度缺水区”。我想每个看过展览的小朋友都会有所感触,自觉节约用水吧。
新加坡不仅节水宣传做得好,节水措施也非常到位。我住的那家宾馆卫生间水箱按纽为分“大小”两档,马桶设计更是巧妙:马桶水箱盖子设计成凹型洗手池,马桶的上水管高出盖子。入厕所冲完水后,水先从这儿流过,让刚方便完的人洗手再流到马桶水箱内,真是又方便又节水。如果中国的马桶盖子都改造这样,能节约多少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