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初学书法有感

北京大学医学部工会常务副主席  刘穗燕

书法这一传统艺术,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在没有学习书写之前,就非常喜欢,尽管不懂,但每每看到行家们写的楷、行、草、隶、篆都由衷的敬佩和羡慕,同时也在寻找和体会其中的美感。

缘于喜欢,又恰逢柯杨老师推荐,树梅书记的大力支持,在今年“3.8节”期间请到了北大校友书画协会总指导方建勋博士,为医学部女职工举办了“仁心仁术亦人文 素宣浓墨字精神”书法讲座和女性优秀作品欣赏,更激发了自己学习书法的动力,随着杏林学苑书法班的开课,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其中。

在练习中体验快乐。初学书法老师是从小篆教起的,打开《邓石如庐山草堂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开始临帖,边临边被小篆独特的美所打动,曲折、婉转的字形结构让人回味无穷。“如”、“龙”、“蛇”、“走”,字如龙、蛇跃然纸上,“茑”字,“翳”字似插上了羽毛振翅欲飞,偏旁部首的三点水也似山间的流水,自上而下,川流不息,书写时似乎在描绘一种情境,心中不时泛起愉悦;浮想中当然没有忘记老师提出的书写要点:横平竖直、圆起圆收、逆锋起笔、回锋收笔、中锋行笔、均匀对称……感受着毛笔,笔锋,行笔的乐趣,尽管写出的笔迹带着初学者的幼稚和薄弱,但随着对毛笔把控程度的加强,自我感觉还是有了进步,心中更有了欢喜。

钦佩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学书法从篆书写起,一方面,篆书的书写笔画力度均匀,可能对初学者来说,在没有掌握把控毛笔力度时,是一种较好的入门书写方式;一方面,按照我们人类文字发展的脉络,体会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篆字这种古老文字,写起来很有历史感,莫老师在讲解篆字书写时还讲了许多历史典故,所以听课也很有意思,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书写完成后还特别有成就感。记得一次,刚刚完成一页书写,正好有朋友造访,当看到我刚刚临完的幼稚单薄字迹,居然吃惊地说,“写得太棒了!还会写这样的字?”当然,她也是个外行,她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儿自我小陶醉,赶紧解释,我刚刚学书法才两三周。我俩对笑半天,认为我写的这字儿还挺唬人的,所以学书法从篆书写起,还真是一独到的教学方法。时至今日,班里许多同学的字都有了很大进步,如果拿出去裱一下挂出来,想必一定是一幅精湛的作品啊!当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练书法不仅仅有自我陶醉,还得拿出时间刻苦、踏实的练习。

刚从长沙开会回来,又近一周没练了,俗话说,“一日不练,退功三日”,恐怕我又回到初学两三周的状态了,不啰嗦了,抓紧时间赶紧倒墨拿笔,书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