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把握美好时光 享受幸福生活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梁学军

退休后,我离开了从事多年的医学教学与科研实验的岗位,离开了天天挤车上班的人流,回归家庭。家庭宁静而温馨。刚退休时,感到心情轻松愉快,生活悠闲自在,寻思从今往后我也可以享享“清福”了。可是不到半年,这种过于松散悠闲的生活,又使我渐生单调乏味之感,有时甚至觉得烦闷无聊。日有三餐,夜得一宿,天天如此,循环往复。上班虽忙生活却很充实,退休虽闲生活却感空虚。难道自己就这么度过晚年的时光么?如何打发往后的日子?心里不免感到困惑纠结。

后来听从朋友的劝告,我找来并阅读了一些关于如何快乐度晚年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给了我很多的智慧与启迪,使我终于走出了迷惘。

我领悟到:工作一辈子是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现在退休了,也应该享受自己应该享受的人生。趁着目前自己年纪还未很老(今年66岁),身体尚好,腿脚灵活,而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好好把握这段美好的时光,享受幸福的生活吧!

自此,我重拾青少年时期游山玩水的兴趣爱好,不论是旅行团还是自助游,我都尽量参加。每年都会安排去一些不同的地方旅行,或者国内,或者国外。几年来,足迹遍及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内地除了西藏之外,各省区都留下了我旅游观光的印记。通过旅游观光,我亲身感受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与习俗文化,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见识得以拓展,性情得以陶冶。在多次快乐之旅中,我结识了许多朋友,有些还成为了好朋友。我还学会了不少新的知识和技能,电脑技术和摄影技术都有长足的进步和提高。我是多么地高兴呀!

    去旅游,免不了要摄影。为了拍好照片,我参加了摄影班学习以增加摄影知识和技能。我的摄影装备已从当年的傻瓜相机过度到现在的单反相机,这也算是“鸟枪换炮”吧!

    2006年,我到美国时,我跟我二弟在拉斯维加斯游览,我右挎相机包,左挎摄影包,手拿摄相机。我的装备,我的摄影姿态显得很灵活潇洒。我二弟笑我说:“姐姐真像个摄影记者!”。

今年春节期间,我参加了北京天地探美摄影团组织的晋西陕北过大年的摄影采风活动。回来后参加此行采风照片的评比,我的一张照片“赶集”获得了二等奖。这对于我这个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确是喜出望外。

通过这几年的旅行,我的体会是,旅行并摄影的过程不但能开阔眼界,还是个健身的过程,它能促进脑、眼、手、心、肺等器官和整个肢体的健康,尤其对腿脚的锻炼更好,是预防“人老腿先老”的有效途径。现在我的身体比以前更健康,精神也比以前更开朗乐观了。

旅行中,我拍照了许多照片,传输、整理、加工这些照片,又激起了我学习电脑技术的热情。我现在不仅能上网看新闻、看摄影佳作,而且可以用电脑与朋友进行交流。我学会了用数码技术把摄影和电脑紧密地联在一起,学会了在电脑上建立各类档案,建立图库和家庭相册。我电脑的内存由从200GB扩大到460GB,移动硬盘从80G到2T。现在还能用电脑软件来修改照片,制作幻灯片和视频。

旅行回来后,我还喜欢写些文章,以记录、抒发自己旅游观光的所见所闻和感想感受。我已经撰写了三本游记:《欧洲十国掠影》、《难忘塞班》和《美国西部散记》。我将游记印成小册子分别送给家人以及亲戚朋友,让大家分享我的快乐。他们看后,都称赞我写得很好;他们说,看我的游记,就如同自己也去旅行一样。我写的游记文章如《和平是人类的共同心愿》、《塞班、天宁岛游记》、《行走在吴哥》等,分别在北大医学部的校报、北大医学部教育工会《教工之声》杂志以及《家庭周末报》发表。看到自己的文章受到朋友好评和得到发表,我的内心充满快乐

平日里,每天上午我都走出家门,参加小区的太极拳、太极剑锻炼。到了傍晚,则带着可爱的小狗狗“嘟嘟”去遛弯儿,漫步逍遥在运河之滨、月亮河畔。回家之后,我又忙着给丈夫和孩子们烧饭做菜,准备美食。华灯初上,一家老少,团聚一起,共进晚餐,其乐融融。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现在,我的烦闷情绪已经一扫而光,深深体会到人生是美好的,生活是充实的。有做不完的事情,有享不尽的快乐,光阴不知不觉地从身边悄悄流逝,仿佛时间过得太快了……

(此篇文章荣获2013年“牵手幸福 拥抱快乐”读书征文活动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