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疫情战场上 我们同为战士
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 赵礼婷
没有硝烟的疫情战场上,我们同为战士,我们有一个统一的方向:逆行。我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重症监护护士长赵礼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坐在北京飞往武汉的班机上,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17年前与我的战友们共同抗击非典时的场景。一晃17年过去了,不一样的时间,一样的初心: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有责任、有义务挺身而出。国有难,召必至,战必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时间就是生命。使命所在,职责所系,为了人民健康,我们勇往直前。
没有硝烟的疫情战场上,我们同为战士,我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奋战在重症隔离病区的我们,一色的白盔白甲,人们赋予我们白衣天使的称号,而在疫情面前我们更像是白衣战士。在这次出征之前,我老公的一段话让我很感动,他说:“你们虽然不是当兵的人,但是在疫情面前,你们就是战士。这个时候国家和人民需要你们,你们冲锋在前。你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再去救治更多的人.......”
没有硝烟的疫情战场上,我们同为战士,我们配合默契,高效应战。创伤救治中心于2017年成立,同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纳入北京市应急保障医院,我们必将承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社会责任。此次援鄂,我们创伤救治中心18名护士共同出征组成一个护理小组。从下飞机到住所,感控防护培训,物资分配、工作调配、病区考察、问题反馈、心理疏导,所有的一切都在院长,书记、护理部主任的组织和安排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由于我们小组的成员来自同一个科室,平日里一同工作,我们之间早已有着超强的默契,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高效工作状态,组员之间配合默契、互帮互助。作为护理小组的组长,曾经参与抗击非典的老队员,我必须镇定和专业,给组里年轻的队员们打气,非典可以战胜,新冠一定可以战胜。我的年纪算组里年轻队员的长辈了,我就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组员们的身体,我把她们带来了,就要平平安安地把大家带回去,每天检查组员们的防护是否做好,多一次检查,就能多一分安全。我们收治的患者也给了我们很多感动,给他们提供专业及时的救治护理,是我们的职责,患者的需要,正是我们护理工作的价值所在,相信在医患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早日战胜病毒。
没有硝烟的疫情战场,我与我的战友们逆行冲锋。我们带着专业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基本功坚定应战;我们带着家人的牵挂与祝福,坚信这场防疫战非赢不可,我与我的战友们一定平安凯旋。武汉加油,人民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