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基本知识与个体防护
1、什么是雾和霾?
人们常常将雾和霾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
雾是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下,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天气现象。
雾是一种正常的大气现象,呈乳白色或青白色,没有污染物,有明确的界限,很容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消散。霾也是一种天气现象,颜色偏灰,有污染物,没有明确界限。通常把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90%之间则成为雾霾。在人类活动较多的地方,没有完全意义上的雾和霾,一般都是一起出现,只是两者的比例不同。
2、形成雾霾的气象因素有哪些?
一是相对湿度比较大,就是空气中要有相当的水汽,水汽含量比较高;二是大气处于静稳状态,不利于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三是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空气中悬浮颗粒物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四是要有降温条件等。气象因素是形成雾霾污染的外因。
3、什么是PM10、PM2.5?
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PM10和PM2.5分别指的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和2.5微米的颗粒物(人类纤细头发的直径大约是50-70微米)。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或细颗粒物,是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的两个主要污染物指标。另外,大气颗粒物种类还有总悬浮颗粒物(TSP)、粗颗粒物(粒径2.5-10um)和超细颗粒物(粒径小于100nm)。
4、PM2.5的危害是什么?
PM2.5的组成十分复杂,是各种各样固体细颗粒和液滴的“大杂烩”,化学成分高达上百种,其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以及各种金属化合物等。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微生物等),进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人体暴露于PM2.5污染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死亡的风险。
5、PM2.5来自于哪里?
PM2.5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海盐等;人为源包括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由燃煤烟尘、工业粉尘、机动车排气、建筑及道路扬尘等污染源直接排放;二次颗粒物由排放到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氨、挥发性有机物等通过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而产生,是大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
6、口罩能挡住多少PM2.5?
佩戴口罩是一种较好的阻挡PM2.5的方式,一般来说,阻挡效果由高到低依次是:N95/KN90d等型号口罩、医用口罩、普通的棉纱口罩。效果越好的口罩相应的呼吸阻力也越大,因此对于儿童、老人、哮喘、肺气肿病人等在佩戴N95、KN90等型号的口罩时应慎重或咨询医师。纱布口罩可反复使用,但必须消毒,N95等一次性口罩,最好不要反复使用,以免带来二次污染。
7、家庭需不需要安装空气净化器?
正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佳方法。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时,应关闭门窗。安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一定效果,多功能复合型空气净化器对去除PM2.5较为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应选择不产生臭氧及其他副产物的净化器,并且使用中应定期更换过滤及吸附材料,防止二次污染。
8、雾霾天易感人群尽量少外出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者体弱多病、老人、小孩、孕妇等,应减少外出。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若有外出需要,尤其是哮喘、冠心病患者,应随身携带药物,以免受到污染物刺激病情突然加重。另外,持续的雾霾天也会使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加重,甚至陷入危重状态,家中如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病患者,应仔细观察其病情变化,一旦恶化应立即送医。
9、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锻炼
遇上雾霾严重的时候,市民应尽量减少户外锻炼、外出和到车辆密集及人群拥挤的地方。当空气质量指数大于300时,应尽量避免户外运动;当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时,比较适宜户外运动。雾霾一般在早上比较严重,到了下午和傍晚,则会逐渐减轻,因此,遇上雾霾天气市民最好暂停晨练,尽量把户外锻炼改在室内进行。
10、雾霾天要注意个人卫生
雾霾天出门后进入室内时,要及时洗脸、洗手、漱口、清理鼻腔,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沾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同时要避免呛咳。
11、雾霾天宜清淡饮食
专家指出,多吃维生素及抗氧化食品,可能帮助清除PM2.5携带的致癌物在体内形成的自由基;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够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还可以多吃点豆腐、牛奶等食品;除此之外,自制润喉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解决嗓子干燥、咳嗽的问题,同时减少空气污染对肺部的危害。
(根据医学部工会第十五期午间健康讲堂内容整理)